首页> 中文学位 >黄骅冬枣产业现状和发展对策研究
【6h】

黄骅冬枣产业现状和发展对策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1前言

1.1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冬枣的历史渊源

1.3冬枣的优良品质

1.4冬枣的分布与品种

1.5冬枣生产适宜的自然环境

1.6黄骅市发展冬枣业的优势

2黄骅市冬枣生产现状的调查方法

2.1调查范围

2.2调查方法

3黄骅市冬枣产业现状

3.1黄骅冬枣资源

3.2黄骅冬枣的栽培和管理

3.3黄骅冬枣贮藏体系

3.4黄骅冬枣深加工

3.5黄骅冬枣市场体系(市场、经纪人、专业市场、营销模式)

3.6黄骅冬枣原产地域保护(地理标志产品)

3.7黄骅冬枣的品牌建设

3.8社会化服务体系

4黄骅冬枣产业发展存在问题

4.1优质苗木繁育问题

4.2无公害标准化生产滞后

4.3小规模基地品质下降

4.4病害防治技术较低,落后于黄骅冬枣产业的发展

4.5农药残留

4.6保鲜贮藏问题

4.7深加工能力差,龙头企业仍需壮大

4.8枣农技术素质差,科技服务水平低

4.9品牌建设力度较小,知名度较低

4.10地理标志产品保护措施欠缺

4.11市场体系不健全,销售渠道不畅

4.12淡水资源缺乏,制约冬枣发展

4.13黄骅冬枣种植区未实现科学规划

4.14冬枣产业相关的优惠政策有待加强

5黄骅冬枣产业健康发展的对策

5.1黄骅冬枣林果产业融入“绿色黄骅生态黄骅”建设战略构想

5.2黄骅冬枣产业规划总体布局

5.3研究制定种质资源保护措施,保证黄骅冬枣种质优势

5.4大力推行标准化种植管理,扩大绿色食品种植基地

5.5科学规划建设贮藏加工体系

5.6加大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力度,保护黄骅冬枣品牌形象

5.7加强市场体系建设与管理,拓宽黄骅冬枣销售渠道

5.8加强技术服务体系建设,保证冬枣质量

5.9抓龙头、建协会强化产业化经营

5.10黄骅冬枣林果产业健康持续发展的政策支持

5.11黄骅冬枣营销对策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致谢

展开▼

摘要

黄骅冬枣种植遍及黄骅市9个乡镇327个自然村,形成了23.125万亩的种植规模,黄骅冬枣产业已经成为黄骅市强市富民的特色农业产业。冬枣产业给黄骅人民带来了巨大财富,但是由于市场供求关系、品质、深加工企业发展、品牌保护等问题的存在,给黄骅冬枣产业发展带来了一定的影响。目前,对于黄骅市冬枣资源和产业发展总体情况的调查缺乏完整性和系统性,对问题综合分析的广度、深度不够,解决问题的方案不够具体、全面。
  本文通过对黄骅市9个乡镇的23.125万亩黄骅冬枣种植园、15家贮藏加工销售企业以及社会生产条件的调查,进一步完善了黄骅冬枣产业统计数据,结合查阅大量资料,对黄骅冬枣产业优质苗木繁育、病害防治技术较低、标准化生产滞后、小基地品质下降、农药残留、保鲜、深加工、服务体系、枣农技术素质差、规划与政策等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具体方案。通过把黄骅冬枣林果产业融入“绿色黄骅、生态黄骅”建设战略构想、黄骅冬枣产业规划、科学规划建设贮藏加工体系、加大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力度、加强市场体系建设与管理、加强技术服务体系建设等一系列对策,促进冬枣这一富民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真正造福子孙。
  全文分为五章进行撰写的,分别为1章前言、2章黄骅市冬枣生产现状的调查方法、3章黄骅市冬枣产业现状、4章黄骅冬枣产业发展存在问题、5章黄骅冬枣产业健康发展的对策。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