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保定市城区道路绿色廊道结构研究
【6h】

保定市城区道路绿色廊道结构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1 绪论

1.1 文献综述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及数据处理

1.5 技术路线

2 研究区概况

2.1 地理概况

2.2 气候特征

2.3 植被状况

3. 保定市城区道路绿色廊道现状调查研究

3.1 道路廊道断面形式调查

3.2 不同类型道路绿色廊道的植物组成

3.3 道路绿色廊道植物群落特征分析

3.4 道路绿色廊道结构特征分析

3.5 小结

4 保定市城区道路绿色廊道现状评价体系的构建及分析

4.1 保定市城区道路绿色廊道现状评价体系的构建

4.2 道路绿色廊道的评价分析

4.3 道路绿色廊道总体布局评价分析

4.4 小结

5保定市城区道路绿色廊道优化对策

6 保定市道路绿色廊道的改建规划-以朝阳大街为例

6.1 朝阳大街道路绿色廊道概况

6.2景观现状分析

6.3设计内容

7 结论与讨论

7.1 结论

7.2 讨论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作者简历

致谢

展开▼

摘要

论文以保定市城区道路绿色廊道为研究对象,以植物群落生态学、景观生态学等相关理论为依据,采用群落样地调查方法和景观生态分析等方法,研究了保定市主城区以内城市道路绿色廊道植物群落的物种组成与结构特征、道路绿色廊道景观结构和格局特征。在此基础上,分析道路绿色廊道存在的问题,提出优化对策措施。并以保定市朝阳大街道路绿色廊道为例,进行了道路绿色廊道改造设计初步方案。论文主要结论如下:
  1、对保定市道路绿色廊道植物群落物种组成及结构的研究结果:
  保定市主干道道路断面形式主要为三板四带式和一板二带式,三板四带式断面结构较为理想,但所占的路段比例较低,非主干道断面形式均为一板二带式,绿化带宽度较小、不足以形成内部环境且出现过多的断点、狭点,虽然能够起到降低公路上的粉尘、隔离噪音、分隔人流与车流、吸附汽车排放的有害气体的作用,但对于物种多样性的保护、为野生动物提供有利居所等生态廊道的功能未能完全体现。
  道路绿色廊道的植物群落的季相变化较为明显,道路绿色廊道的植物种类调查统计结果共有63种栽培植物,分属38科54属,其中裸子植物3科4属8种,被子植物35科50属57种;植物覆盖率为32.68%;乔木、灌木、草本植物的比例为1.00:0.80:0.64,常绿落叶树种之比为1.00:2.33,乔木应用多为落叶阔叶树种,其中国槐、悬铃木、臭椿为应用最普遍的乔木树种,应用频率依次为国槐31.6%、悬铃木29.5%、臭椿13.7%;乡土树种与外来树种的比例约为2.7:1;悬铃木和臭椿适应性很强,树冠饱满,叶色正常,且少有病虫害;植物生活型结构中高位芽植物占绝对优势,外貌群落以阔叶林植被型组为主,且为落叶阔叶林;群落结构以乔木单层及乔-灌-草复层群落占主要优势。
  2、对保定市道路绿色廊道廊道结构景观功能的研究结果:
  将调查区域的道路绿色廊道划分为主干道和非主干道两类,共调查21条主干道,其绿色廊道全长252.47km,面积为320.00hm2,道路绿色廊道的平均宽度为12.10m,非主干道绿色廊道共有145条,非主干道的道路廊道长度及绿带宽度相对主干道绿色廊道较小,总长度约为586.7km,平均宽度为6m,非主干道绿色道路廊道总面积约为335.52hm2,研究区域绿色道路廊道总面积655.52hm2。绿色道路廊道密度为0.0876km/hm2;平均间断点个数为2.57个/km,间断点平均宽度为6.57m;各条绿色道路廊道曲度趋近于1,为方格式布局;主干道绿色廊道连接度R平均值为0.56,能够在一定区域内形成城市绿色廊道网络系统,较利于廊道生态功能的发挥。
  对保定市道路绿色廊道主要存在的问题分析结果表明,绿色廊道的群落结构单一、断点狭点过多是道路绿色廊道的主要问题,由城市道路绿色廊道所形成的网络系统中植物群落配置欠合理,植物应用丰富度偏低;廊道与廊道之间、斑块与廊道之间的连接度较低;道路绿色廊道间断点过多,廊道的连续性功能被破坏;绿色廊道建设、养护资金不足;土地利用规划不尽合理,造成了不同程度的人为干扰强度;观赏游憩功能较弱。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