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基于土地利用功能分区的怀来县耕地保护等级评价研究
【6h】

基于土地利用功能分区的怀来县耕地保护等级评价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耕地保护等级评价的研究进展

1.2.1 国外耕地保护等级评价的研究进展

1.2.2 国内耕地保护等级评价的研究进展

1.3 土地利用功能分区的研究进展

1.3.1 国外土地利用功能分区的研究进展

1.3.2 国内土地利用功能分区的研究进展

1.4 研究进展评述

1.5 研究目标、内容及研究思路

1.5.1 研究目标

1.5.2 研究内容

1.5.3 研究思路

2 基于土地利用功能分区的耕地保护等级评价内涵及理论基础

2.1 土地利用功能分区及耕地保护等级评价内涵

2.1.1 耕地保护等级评价

2.1.2 土地利用功能分区

2.1.3 基于土地利用功能分区的耕地保护等级评价

2.2 理论基础

2.2.1 区位理论

2.2.2 土地用途分区管制理论

2.2.3 可持续发展理论

2.2.4 差别化理论

3 研究区概况

3.1 地理位置

3.2 地形地貌

3.3 水资源概况

3.4 气候条件

3.5 土壤类型与植被

3.6 经济社会概况

3.7 土地利用现状

4 怀来县土地利用功能分区研究

4.1 土地利用功能分区原则

4.2 土地利用功能分区指标体系

4.3 土地利用功能分区方法

4.3.1 数据预处理

4.3.2 指标权重确定

4.3.3 定量评价模型

4.4 土地利用功能分区结果

5 怀来县耕地保护等级评价研究

5.1 土地利用功能分区视角下的DUHP组合模式选择

5.1.1 DUHP组合的内涵

5.1.2 DUHP组合优先度分析

5.1.3 土地利用功能分区视角下的DUHP优先度组合模式的选择

5.2 耕地保护等级评价的原则

5.3 耕地保护等级评价单元的划分

5.4 耕地保护等级初步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5.4.1 评价因子的选择

5.4.2 评价因子权重的确定

5.4.3 数据的计算与处理

5.5 耕地保护等级初步评价

5.5.1 栅格图的叠加

5.5.2 耕地保护等级的初步评价

5.5.3 耕地保护等级初步评价结果分析

5.6 耕地保护等级最终评价

5.7 初步评价结果和最终评价结果的比较

5.8 主导功能处理初步评价结果的优点

6 结论

参考文献

在读硕士研究生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作者简历

致谢

展开▼

摘要

耕地作为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最根本的物质基础,对人类将来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近些年来,我国社会经济持续高速发展,用地需求持续增加,导致耕地资源承受日益沉重的压力,而经济建设、生态环境和耕地保护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耕地保护等级的评价可以为耕地总量动态平衡提供基础资料的支持,还可以明确不同行政主体的保护职责,是实现耕地综合生产能力稳定的重要保障。现有耕地保护等级评价的思想只是单纯考虑耕地的自然、利用等条件,使得评价结果不够全面,在耕地保护等级评价过程中引入土地利用功能分区思想,将耕地所处区域的主导功能作为评价的重要方面,使得评价过程更加客观丰富,评价结果更加科学合理。
   本文以地处河北省西北部的怀来县为研究区,通过对全县进行土地利用功能分区,并确定各分区相应的土地利用侧面(DUHP)优先度组合,将分析结果应用于耕地保护等级初步评价结果上,最终得到基于土地利用功能分区的怀来县耕地保护等级评价结果。主要结论如下:
   (1)在土地利用功能分区的基础上确定各分区的DUHP优先度组合,并确定各优先度数值,以该数值处理耕地保护等级初步评价结果,得到最终评价结果,即基于土地利用功能分区的耕地保护等级评价结果。
   (2)构建了合理的土地利用功能分区的指标体系,利用GIS软件和SPSS数据分析软件,将怀来县17个乡镇分为粮食主产区、经济蓬勃区和生态敏感区等三个土地利用功能分区,并确定怀来县三个土地利用功能分区的不同DUHP组合以及优先度的数值,提出以H的优先度作为处理耕地保护等级初步评价结果的系数。
   (3)构建了合理的耕地保护等级初步评价的指标体系,以栅格作为评价单元,利用ArcGIS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得到耕地保护等级初步评价结果。
   (4)怀来县耕地保护等级最终评价结果显示,怀来县耕地保护等级划分为4个等级,其中,一级保护区耕地3737.27hm2,占全县耕地总面积的16.57%,二级保护区耕地8961.97hm2,占全县耕地的39.72%,三级保护区耕地8027.64hm2,占全县耕地总面积的35.58%,四级保护区耕地1833.64hm2,占全县耕地总面积的8.13%。
   (5)通过初步评价结果和最终评价结果的对比,可以发现,考虑土地利用功能分区主导功能的耕地保护等级的评价可以充分体现不同土地利用功能分区的耕地保护优先度,将自然条件和利用水平处于同一等级的耕地区分出来,对该保护还是该开发起到指导作用,差别化保护耕地,使得耕地保护等级的评价更加客观科学。

著录项

  • 作者

    王凌云;

  • 作者单位

    河北农业大学;

  • 授予单位 河北农业大学;
  • 学科 土地资源管理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许皞,张利;
  • 年度 2013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F323.211;
  • 关键词

    耕地保护等级; 土地利用; 评价过程; 动态平衡;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