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不同表土利用方式对核桃幼树生长和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6h】

不同表土利用方式对核桃幼树生长和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1 引言

1.1 国内外研究现状

1.1.1 表土回填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1.1.2 表土回填对树体发育的影响

1.2 低山丘陵区进行核桃栽植的整地方法

1.2.1 表土回填处理

1.2.2 整地方式

1.3 研究的目的意义

2 研究内容与方法

2.1 试验地概况

2.2 研究内容

2.2.1 不同表土利用方式对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

2.2.2 不同表土利用方式对土壤化学性质的影响

2.2.3 不同表土利用方式对核桃树体生长发育的影响

2.3 研究方法

2.3.1 试验设计

2.3.2 调查方法

2.3.3 测定方法

2.3.4 数据处理

3 结果与分析

3.1 不同表土利用方式对核桃树体生长发育的影响

3.1.1 不同表土利用方式对核桃树体生长的影响

3.1.2 不同表土利用方式对核桃树体根系生长的影响

3.2 不同表土利用方式对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

3.2.1 不同表土利用方式对土壤含水量的影响

3.2.2 不同表土利用方式对土壤容重的影响

3.2.3 不同表土利用方式对土壤孔隙度的影响

3.2.4 不同表土利用方式对土壤石砾含量的影响

3.2.5 不同表土利用方式对土壤沙粒含量的影响

3.3 不同表土利用方式对土壤化学性质的影响

3.3.1 不同表土利用方式对土壤有机质含量的影响

3.3.2 不同表土利用方式对全氮磷钾的影响

3.3.3 不同表土利用方式对土壤速效氮磷钾的影响

3.3.4 不同表土利用方式对有效铜锌铁锰的影响

4 讨论

5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致谢

展开▼

摘要

为确定太行山低山丘陵区核桃栽植过程中的有效整地方法,在河北省太行山南段东麓的沙河市綦村镇黑垴,研究了整地过程中不同表土利用方式对土壤理化性质和核桃树体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
  1.表土回填的和表土作埂的核桃幼树平均树高分别为106.8cm、63.6cm,平均长枝数量分别为10个、4个,均为表土回填的极显著高于表土作埂的;表土回填和表土作埂的1a生核桃幼树平均基径分别为2.13cm、1.22cm,表土回填的显著大于表土作埂的;两者间中枝和短枝数量无显著差异。
  2.0~20 cm土层中,表土回填的和表土作埂的核桃幼树≤1 mm的根系数量分别为77.7条、45.3条,表土回填的极显著高于表土作埂的;1~3mm的根系数量分别为10条、6条,表土回填的是表土作埂的1.67倍;其它粗度根系数量两处理间无显著差异。20~40 cm土层,表土回填的和表土作埂的核桃幼树≤1 mm的根系数量分别为126条、87.9条,3~5 mm的根系数量分别为13条、8条,均为表土回填的显著高于表土作埂的;1~3mm的根系数量分别为37条、25条,表土回填的是表土作埂的1.48倍。40~60cm土层,表土回填的和表土作埂的核桃幼树≤1 mm的根系数量分别为134条、75条,表土回填的极显著高于表土作埂的;1~3 mm的根系数量分别为36条、21条,表土回填的显著高于表土作埂的;其它粗度根系数量两处理间无显著差异。
  3.表土回填的园地0~20 cm、20~40 cm和40~60 cm土层的土壤含水量分别为20.43%、19.34%和20.16%,表土作埂的含水量分别为18.96%、17.02%和15.88%,均低于前者,其中表土回填的40~60 cm土层的土壤含水量极显著高于表土作埂的。
  4.表土回填的园地0~20 cm、20~40 cm和40~60 cm土层的土壤容重分别为1.11g/cm3、1.14g/cm3、0.97g/cm3,表土作埂的各土层的土壤容重分别为1.25g/cm3、1.24g/cm3、1.26g/cm3,均极显著高于表土回填的处理;表土回填的园地0~20 cm、20~40cm和40~60 cm土层的土壤孔隙度分别为51.27%、52.50%和56.52%,表土作埂的各土层的土壤孔隙度分别为42.98%、43.16%和42.31%,均极显著低于表土回填的处理。
  5.表土回填的园地0~20 cm、20~40 cm和40~60 cm土层的土壤石砾含量分别为23.45%、21.40%、22.95%,其中0~20cm土层显著低于表土作埂的,20~60 cm土层的极显著低于表土作埂的;沙粒含量分别为14.25%、12.30%、11.09%,其中0~40 cm土层显著低于表土作埂的,40~60 cm土层的极显著低于表土作埂的。
  6.表土回填的园地0~20 cm、20~40 cm和40~60 cm土层的土壤有机质含量分别为15.61mg/g、18.99 mg/g、22.83 mg/g,极显著高于表土作埂的;表土回填的园地0~20cm、20~40 cm和40~60 cm土层的土壤全氮含量分别为9.49 mg/g、9.85 mg/g、9.92mg/g,其中0~40 cm土层极显著高于表土作埂的,40~60 cm土层的显著高于表土作埂的;表土回填的园地0~20 cm、20~40 cm和40~60 cm土层的土壤全磷含量分别为0.365 mg/g、0.379 mg/g、0.495 mg/g,其中0~40 cm土层显著高于表土作埂的,40~60cm土层的极显著高于表土作埂的;全钾含量两个处理间无显著差异。
  7.表土回填的园地0~20 cm、20~40 cm和40~60 cm土层的土壤的碱解氮含量分别为25.685mg/kg、22.369 mg/kg、38.897 mg/kg,其中0~40 cm土层显著高于表土作埂的,40~60 cm土层的极显著高于表土作埂的;表土回填的园地0~20 cm、20~40 cm和40~60 cm土层的土壤的速效P含量分别为2.264 mg/kg、2.116 mg/kg、4.071 mg/kg,其中0~40 cm土层两处理间无显著差异,40~60 cm土层的显著高于表土作埂的;表土回填的园地0~20 cm、20~40 cm和40~60 cm土层的土壤的速效K含量两处理间差异同速效P。
  8.表土回填的园地0~20 cm、20~40 cm和40~60 cm土层的土壤的有效锰含量分别为16.348mg/kg、15.513 mg/kg、29.715 mg/kg,其中40~60 cm土层的显著高于表土作埂的,0~40 cm土层两处理间无显著差异;表土回填的园地0~20锄、20~40 cm和40~60 cm土层的土壤的有效锌含量分别为0.537 mg/kg、0.323 mg/kg、1.925 mg/kg,其中40~60 cm土层的极显著高于表土作埂的,0~40 cm土层两处理间无显著差异;而有效铁和有效铜含量两处理间均无显著差异。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