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保定市绿色建筑的应用案例调查与分析
【6h】

保定市绿色建筑的应用案例调查与分析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本文的研究背景

1.1.2 本文的研究意义

1.2 理论基础

1.2.1 绿色建筑理论

1.2.2 建筑全寿命周期理论

1.2.3 绿色建筑技术指标体系主要内容

1.3 国内外绿色建筑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4 本文的主要内容

2 保定市绿色建筑发展现状

2.1 保定概况

2.1.1 基本情况

2.1.2 自然环境条件

2.1.3 可再生能源资源条件

2.2 保定市绿色建筑的应用现状

2.2.1 新建建筑节能现状

2.2.2 既有建筑节能改造

2.2.3 可再生能源应用现状

2.2.4 绿色建材应用现状

2.2.5 建筑工业化现状

2.3 绿色建筑相关技术研发推广现状

2.4 保定市绿色建筑技术应用及能耗案例

3 保定市绿色建筑发展存在的问题及措施

3.1 问题分析

3.1.1 宣传力度不够

3.1.2 扶持力度不够

3.1.3 国家和地方的法规政策执行不到位

3.1.4 二次装修问题

3.1.5 关键技术的研发问题

3.2 应对措施

3.2.1 加强绿色建筑宣传与培训

3.2.2 完善保定地区绿色建筑技术体系

3.2.3 加大节能资金投入,出台政策激励措施

3.2.4 加快绿色建筑技术研发

4 保定市绿色建筑案例调查与分析

4.1 项目介绍

4.2 围护结构节能

4.2.1 建筑保温与节能

4.2.2 绿化作用

4.2.3 屋面和外墙保温

4.3 节水与水资源利用

4.3.1 建造多样性复层绿化及大型园林水景社区

4.3.2 中水回用系统

4.3.3 透水路面

4.4 暖通空调设计节能

4.4.1 地源热泵空调系统

4.4.2 集中采暖系统其它节能措施

4.4.3 太阳能利用

4.5 节地利用

4.5.1 建筑选址技术

4.5.2 场地地形利用

4.5.3 建筑总体布局

4.6 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

4.7 一体化设计全装修

4.8 智能化系统

5 案例技术的经济可行性分析

5.1 分项经济分析

5.1.1 围护结构经济分析

5.1.2 节水经济分析

5.1.3 暖通空调经济分析

5.1.4 太阳能利用经济分析

5.2 总体经济分析

5.2.1 节能总成本计算

5.2.2 投资回收期计算

6 案例的标准评估

6.1 节能与能源利用

6.2 节地与室外环境

6.3 节水与水资源利用

6.4 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

6.5 室内环境质量

6.6 运营管理

7 结论与展望

7.1 论文研究结论

7.2 前景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致谢

展开▼

摘要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速,住宅建设不断增加,发展绿色建筑对于保定节约能源以及合理优化各种资源是十分重要的,从国内外的绿色建筑可以观察到绿色建筑有很多优势和良好前景。提出增加绿色建筑观念、发展绿色建筑技术体系、加大政府资金和政策扶持等有效的发展建议,对于保定减少能源资源浪费,改善人居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深远意义。
  本文在阐述绿色建筑概念和内涵的基础上,以大量的工程实例,从节约土地、节能降耗、节约用水、节省材料、太阳能利用等方面绿色建筑的应用技术措施入手,分析了案例中绿色建筑所应用技术的经济可行性并进行了标准评估,使论述更形象直观,同时期望总结的应用方法对其他城市推广绿色建筑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文章首先介绍了保定市绿色建筑发展现状,然后以保定市丽景蓝湾B区为案例讲述绿色建筑理念以及技术的应用。丽景蓝湾B区在设计建设之初,坚持“节地、节能、节材、节水、环保”的原则,项目建设中积极推广应用新材料、新技术,充分提高住宅的科技含量和住宅品质。在丽景蓝湾B区的建设中采用了建筑节能成套技术、中水回用技术、太阳能建筑一体化技术、太阳能发电照明技术、小区智能化成套技术及住宅全装修技术等,全面贯彻绿色建筑的技术理念并得到很好的效果,为今后绿色建筑的技术发展提供了丰富的经验。
  论文随后通过分析绿色建筑技术的增加成本和投资回收期等要素,对该绿色建筑的案例应用技术进行了经济可行性分析。并在最后经过自评估,得出结论,如:太阳能光电一体化技术、一体化全装修技术、地源热泵技术等可以进行推广应用,而自然通风设计和减少室内外噪声设计等技术还有待提高。
  在充分考虑到保定市在节能管理、节能技术创新、可再生能源应用、绿色建材使用、绿色建筑示范等方面积累的一定经验,以及保定市的自然环境条件、可再生能源资源条件和存在问题的前提下,总结出适用于保定市绿色建筑的应用技术方法,使其达到延长建筑寿命、降低资源消耗、减少环境污染、生态良性循环、适应资源节约型城市的发展要求,从而顺应营造保定市低碳城市发展的大环境。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