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引黄济淀工程运行中主要问题分析与对策
【6h】

引黄济淀工程运行中主要问题分析与对策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1 引言

1.1 研究内容的背景

1.2 跨流域调水的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

1.4 技术路线

1.5 关键性问题

2 引黄济淀工程概述

2.1 白洋淀及引黄济淀工程基本情况

2.2 引黄济淀工程线路概况

3 白洋淀来水量分析

3.1 影响白洋淀水量的因素分析

3.2 本流域补水对白洋淀水量的影响分析

3.3 引黄济淀对白洋淀的水量影响分析

3.4 小结

4 引黄济淀工程的水量和水质分析

4.1 引黄济淀工程水量损失分析

4.2 引黄济淀引水水质影响因素分析

5 引黄济淀工程的泥沙和冰凌问题分析

5.1 泥沙对引黄济淀工程的影响

5.2 冰期输水对引黄济淀工程的影响分析

6 主要结论及存在的问题

6.1 主要结论

6.2 存在的问题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致谢

展开▼

摘要

白洋淀是华北平原最大的淡水浅湖型湿地,属于海河流域的大清河水系,具有缓洪、滞洪的作用。其入淀水量来自上游的九条河流,分别是北拒马河、南拒马河、萍河、瀑河、漕河、府河、唐河、孝义河、潴龙河等;而出泄河水则经赵王新河,入独流减河和海河,最终汇入渤海。在白洋淀上游有6座大型水库和123座中小型水库。20世纪六七十年代,由于气候的变化,白洋淀流域降水量减少,而随着工农业的发展,需水量增加,污染物质在淀内不断累积,导致白洋淀的入淀水量减少,淀内水质日益恶化,所以需要进行人工补水。
  20世纪八十年代后,为保障生态环境和生产生活用水,在加强治理污染的同时,白洋淀先后多次实施补水,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在2006年,整个海河流域严重缺水,导致上游水库和邻近水系的水库也无多余水量补给白洋淀。国家防总和河北省政府为了继续维持白洋淀的生态水量,决定实施跨流域调水工程——引黄济淀。
  本论文的主要内容有:一、叙述引黄济淀工程的实施背景,并调查国内外的跨流域调水工程的实施和研究现状,以及跨流域调水对生态环境影响的研究现状;二、对引黄济淀工程的地理位置、气候条件、水位地质、演变过程、工程线路和工程构成等情况进行概述;三、通过对白洋淀水量的影响因素分析、对引黄济淀引水水量损失分析,论证引黄济淀是现阶段维持白洋淀生态水量的有效措施;四、根据历次引黄济淀的干渠入口和出口过水量的数据,找出流量损失较大的渠道段和时间段,并对此时此段的工程运行情况进行研究分析,得到影响干渠输水率的主要因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五、分析引黄济淀工程上下游水质观测点的资料,引黄济淀入淀水质与引水渠道上游水质进行对比,确定主要污染物质类型,并结合工程管理中发现的污染情况,分析影响入淀水质的主要原因;六、通过对比引黄济淀工程实施以前(1994年~2004年)和实施以后(2006年~2012年)引入黄河水的含沙量历次数据对比,分析引黄济淀工程的减少黄河水含沙量设计对引入的黄河水含沙量的控制程度,并对泥沙淤积以及保障工程安全提出相应的措施和对策;七、在冰期引水时,通过分析冰期影响输水以及对建筑物影响的因素分析,结合实际工程运行情况,提出保证输水安全的策略。
  通过对以上内容的研究分析,在工程运行引水水质在于渠内的的变化情况以及影响这种变化的因素、水量在引黄济淀工程中的损失情况及原因、引水泥沙、冰期输水对工程运行的影响等方面提出相应的意见和建议,为发挥工程的最大效益和保证工程安全运行提供帮助。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