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保定市常见绿化树种绿量及影响因素研究
【6h】

保定市常见绿化树种绿量及影响因素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1.引言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绿量的相关概念

1.3 国内外植物绿量的研究现状

1.3.1 国内三维绿量研究现状

1.3.2 国外三维绿量研究现状

2.研究区概况

2.1 地理位置及其气候

2.2 地貌及其土壤

2.3 植被特征及绿化建设

2.4 社会及经济环境

3.研究内容、研究材料与研究方法

3.1 研究内容

3.2 研究材料

3.3 研究方法

3.3.1 样地设置

3.3.2 树冠形态及结构分析

3.3.3 树种生长因子的测定

3.3.4 数据处理

3.3.5 绿量的计算

4.结果分析

4.1 绿量值的影响因素对比

4.1.1 同一树种不同龄级其绿量值比较

4.1.2 同一树种不同胸径绿量的比较

4.2 绿量的回归检验

4.2.1 树种龄级与绿量的回归关系

4.2.2 株高、冠幅与绿量的回归关系

4.2.3 胸径与绿量的回归关系

4.3 小结

5 讨论

5.1 对比优势

5.2 存在不足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致谢

展开▼

摘要

三维绿量弥补传统二维绿化指标的不足,确切的反映绿地植物构成是否合理及有效评价绿地系统中生态效益水平。目前许多国家重点研究的绿化量化指标。本文选出保定市区内的主要街道、公园样地及学校样地,在每块样地选出不同株高、冠幅、不同龄级、不同胸径的60种常见绿化树种为研究对象,以非破坏性直接测量法测定不同生长因子,再按照公式:树种绿量=绿叶体积+绿茎体积=树冠内有叶区体积V2×(单位体积内绿叶体积V3+单位体积内绿茎体积V4)计算出不同树种的绿量值并建立回归方程,为其所产生的生态效益提供基础参数,为城市绿化树种的选择及搭配提供参考依据。对比不同树种的绿量值大小和同一树种中影响因素的的不同所产生的绿量值差异,得到以下结果:
  1.树种冠内结构影响树种的绿量。不同的树种其内部结构差别很大,主要表现在冠内部无叶区体积的大小。这些内部结构特点,使得树木绿量在树冠内部分布不均衡,直接影响树种绿量的大小。经测定,树种中无叶区比重大有:柳树、柿树、西府海棠、紫荆、紫叶李、金叶女贞、紫叶小檗、凤尾兰、月季;相对较小的有:悬铃木、白蜡、臭椿、国槐、银杏、樱花、白皮松、侧柏、紫薇、蔷薇、大叶黄杨等。除此之外,对于树冠体积相同的不同树种,由于树冠内部无叶区体积的差异以及树叶形状特点等不同,树木绿量也存在较大差异。
  2.树木绿期时间长短影响树木的绿量。对胸径、大小级相同的树种而言,其绿量有较大差异,其绿量大小是:针叶植物>阔叶植物,原因就是树木的绿期长短的不同,树种其叶片各生长参数也不一样。通过查阅资料,我们把植物统分为两大类,常绿植物绿期是365天,而落叶植物绿期约是220天。
  3.植物龄级、胸径、株高和冠幅影响树种绿量。研究结果表明,绿量大小与影响因素基本呈线性关系且相关系数R在0.9以上,这就说明其具有极强的相关性。对龄级级相同的乔木而言,悬铃木、白蜡、臭椿、国槐、银杏、樱花、白皮松、侧柏、紫薇、蔷薇、大叶黄杨等相对较大的。
  在进行城市绿化时,要选择常绿树种配以落叶树种,不仅要考虑绿地的植物配置和空间结构,还要考虑到树种的选择和苗木规格大小的选择,宜多选择绿量较大的树种。如悬铃木、银杏、泡桐、雪松、侧柏、大叶黄杨、小叶黄杨、紫叶小檗、迎春、连翘等为主。这样可以在改善城市环境问题、发展城市景观效益的前提下,并且在一定程度上把城市绿量创造到最大值。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