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滏阳河水系新河段水环境质量状况及对策研究
【6h】

滏阳河水系新河段水环境质量状况及对策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1.1 研究背景和目的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内外水环境质量研究现状

1.2.2 国内外水环境质量评价研究动态

1.3 研究内容

1.4 技术路线

2.1.1 地理位置

2.1.2 气候特征

2.1.3 地形地貌

2.1.4 地层地质

2.1.5 河流水系

2.1.6 水文地质

2.1.7 土壤植被

2.1.8 土地利用现状

2.2 社会经济概况

2.2.1 行政区划和人口

2.2.2 经济发展

2.3 水环境现状评价方法

2.3.1 地表水环境现状评价方法

2.3.2 地下水环境现状评价方法

3.1.1 新河县降水资源现状

3.1.2 新河县水资源现状

3.1.3 新河县地下水环境现状

3.1.4 新河县地表水水质监测结果

3.1.5 新河县地下水质监测结果

3.1.6 新河县水环境污染源现状分析

3.1.7 新河县水环境污染的主要因素分析

3.2 新河县水环境质量现状评价

3.2.1 新河县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评价

3.2.2 新河县地下水环境质量现状分析

3.3 新河县水环境治理对策与措施

3.3.1 调结构优布局

3.3.2 强化农村生活环境综合整治

3.3.3 加强规模化畜禽养殖污染控制

3.3.5 建立水环境保护管理机制

4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致谢

展开▼

摘要

本文分析了新河县的自然环境概况、水资源概况,并结合新河县的地表水和地下水的现状特点、开发利用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采取调研的方法对新河县地表水环境现状进行跟踪调查,并收集相关资料和数据,通过分析新河县水环境的污染现状,结合环境科学、水环境学、水资源学等理论的基础,分析新河县水环境现状,采用单因子指数法和综合指数法对新河县的水环境现状进行评价,得出以下结论:
  (1)在2011年~2015年,对新河县地表水的10种污染物进行调查分析得出,氨氮对滏阳河、滏东排河和滏阳新河的综合污染指数的贡献度最大,其中,在2011年污染指数分别为17.83、18.28、19.25;pH、石油类、氟化物和阴离子活性剂的污染指数均<1,污染指数达标;
  (2)根据对新河县地表水的水质从2011年~2015年的综合污染指数的变化趋势分析,趋势整体有所好转,滏东排河在2013年水质有恶化现象,综合污染指数比2012年提高了约41%,主要是由于溶解氧和氨氮的污染指数增加导致,2014年~2015年逐渐得到好转;2015年的滏阳河水质比2014年的水质差。2014年滏阳河、滏阳新河和2015年滏东排河、滏阳新河的水质属重污染,其余年度新河县的地表水水质属严重污染,其中,在2015年滏阳河的污染程度最高,综合污染指数为2.11。
  (3)根据2011年~2015年对新河县的地下水水质进行调查分析发现,地下水未被污染。在2014年,深层地下水水质的亚硝酸盐指数较高,为0.95,其余年份均≤0.1。在2011年,浅层地下水水质的硝酸盐的污染指数最大,为0.97,之后呈逐年降低趋势;高锰酸盐指数和硫酸盐的污染指数在2011年~2015年呈稳定下降趋势。本次对新河县地下水的水质评价采用的10项污染物的指标满足《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Ⅲ类标准要求。
  (4)根据对新河县水环境的现状分析,提出治理对策与措施:调整结构,优化布局,发展节水农业,缩减农业用水量;强化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加强规模化畜禽养殖污染控制;实施农业面源污染综合防治,控制化肥和农药的使用,建立水环境保护管理机制,提高用水效率。
  本论文探明了新河县地表水的水质污染的原因,提出了防治新河县地表水污染的主要措施。研究结果为应用于中国县域水质监测与评价技术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