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北京生态村景观规划设计的理论与方法初探
【6h】

北京生态村景观规划设计的理论与方法初探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北京建筑工程学院硕士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第一章 绪论

1.1论文研究背景

1.1.1人类环境意识的增强

1.1.2“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战略的提出

1.1.3北京“绿色奥运”口号的提出与建设

1.1.4课题研究背景

1.2论文相关的核心概念

1.2.1村庄

1.2.2生态村与生态景观

1.2.3论文研究范围

1.3论文研究方法

1.3.1现状调查与比较研究

1.3.2普遍分析与个案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1.3.3理论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1.4论文研究目的及意义

1.4.1研究目的

1.4.2研究意义

1.5论文研究框架

第二章北京生态村规划建设的发展历程及特点

2.1北京生态村的发展历程

2.1.1生态农业建设阶段(上世纪70年代中期以来):以留民营生态农场建设为标志

2.1.2观光农业发展阶段(上世纪80年代后期以来):以昌平十三陵旅游区率先建立观光采摘果园为标志

2.1.3新民居建设阶段(2000年以来):以“生态家园”建设、大兴区“新农村新民居”住宅建筑设计推广为标志

2.2生态村规划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2.2.1生态村建设缺乏新时期典型代表

2.2.2村庄建设规划标准陈旧,人居环境令人堪忧

2.2.3规划设计盲目照抄、不切实际,过于理想化

2.2.4生态村管理无序,规划缺乏深入

2.3北京村庄景观存在的问题

第三章国内外生态村规划相关理论及实例研究情况

3.1国外的相关理论研究及实例

3.1.1相关理论研究

3.1.2国外村庄和生态村的规划和建设情况

3.2国内的相关理论研究及实例分析

3.2.1相关理论研究

3.2.2国内生态村建设情况

3.3国内外理论与实践的借鉴

第四章北京生态村景观规划设计的理论研究

4.1北京村庄的基本类型

4.1.1按照村庄的形态划分

4.1.2按照村庄的规模划分

4.1.3按照村庄所处的地形划分

4.1.4本文研究的重点类型

4.2北京生态村景观规划设计的理论基础

4.2.1设计结合自然

4.2.2可持续发展理论

4.2.3景观生态学理论

4.3北京生态村景观规划设计的原则

4.3.1可持续性原则

4.3.2历史延续性原则

4.3.3人性化原则

4.3.4场地保护原则

4.3.5村民参与原则

4.4北京生态村景观规划设计的目标

4.4.1保持自然景观的持续性利用

4.4.2延续村庄文化特色

4.4.3营造舒适和谐的生活环境

4.4.4借助生态技术实现景观效果

第五章北京生态村景观规划设计的内容与方法研究

5.1村庄景观构成要素分析

5.1.1人工要素

5.1.2自然要素

5.2街道景观设计

5.2.1街道的类型

5.2.2街道布局

5.2.3街道比例尺度

5.2.4街道走向

5.2.5街道坡度

5.2.6街道地面铺装

5.2.7街道绿化

5.3建筑景观设计

5.3.1村庄肌理的延续

5.3.2建筑设计的生态策略

5.4节点空间与村庄景观设计

5.4.1节点空间的分布

5.4.2节点空间的尺度

5.4.3节点空间植物的使用

5.4.4节点空间防风墙的使用

5.5气候因素与村庄景观设计

5.5.1日照与村庄景观

5.5.2通风与村庄景观

5.6其他主要景观要素的设计

5.6.1植物景观

5.6.2水体景观

5.6.3小品设施

第六章北京生态村景观规划设计理论与方法的实例应用——以北京昌平菩萨鹿生态村景观规划设计为例

6.1背景概况

6.1.1地理状况

6.1.2村庄建设概况

6.2现有景观分析

6.2.1道路系统

6.2.2建筑景观

6.2.3节点空间

6.3菩萨鹿生态村景观规划设计

6.3.1总体指导思想

6.3.2村庄景观的总体布局

6.3.3街道景观设计

6.3.4建筑景观设计

6.3.5节点空间的营造

6.3.6绿地景观规划

6.3.7其它生态技术的应用

结语

1.全文总结

2.建议

3.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展开▼

摘要

在村庄建设快速发展的过程中,村庄的景观却日益憔悴、衰败,面对特色的丧失、文化的丢弃、自然景观的破坏,不得不让人深感痛心。这不仅有观念上的原因,也存在理论指导上的局限和不足。本文结合课题研究,选择了“生态村”这一特殊的村庄类型,从建筑学和村镇规划的角度,对北京生态村的景观规划设计的理论和方法进行了初步探索。 本文在实地调查研究的基础上,针对北京村庄景观规划设计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借鉴国内外生态村和村庄景观规划设计的成功经验和“设计结合自然”、“景观生态学”及“可持续发展”的相关理论,针对北京浅山区带型村庄这一重点研究类型,分析了村庄景观构成要素。在此基础上,重点对“街道景观设计”、“建筑景观设计”、“节点空间与村庄景观设计”、“气候因素与村庄景观设计”和“其他几个主要景观要素的设汁”进行了详细论述。并结合实践——北京昌平菩萨鹿生态村景观规划设计对这些方法进行了具体应用,希望本文的研究成果能给村庄规划设计与实践提供一定的指导与借鉴。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