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庆大霉素生产废水处理工艺设计与运行控制研究
【6h】

庆大霉素生产废水处理工艺设计与运行控制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第1章 绪论

1.1 引言

1.2 庆大霉素生产废水的来源及特点

1.2.1 庆大霉素生产工艺

1.2.2 庆大霉素生产废水的来源

1.2.3 庆大霉素废水的特点

1.3 庆大霉素生产废水处理技术现状

1.4 研究目的及主要内容

1.4.1 研究目的

1.4.2 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庆大霉素生产废水处理的工艺设计

2.1 设计依据、设计原则

2.1.1 设计依据

2.1.2 设计原则

2.2 设计参数

2.2.1 设计规模

2.2.2 设计水质

2.3 处理工艺的确定

2.4 工艺流程

2.6 处理工艺预期达到的净化效果

2.7 主要设备及构筑物的工艺设计

2.8 公用工程

2.9 劳动定员

2.10 平面布置及占地

2.11 本章小结

第3章 厌氧反应器的启动和运行控制技术

3.1 条件与方法

3.1.1 设备及装置

3.1.2 菌种筛选及接种量

3.1.3 实验水质

3.1.4 分析项目及方法

3.1.5 厌氧反应器的启动及运行方法

3.2 反应器的启动及运行

3.3 厌氧反应器污泥颗粒化研究

3.3.1 接种污泥

3.3.2 启动方式

3.3.3 污泥负荷

3.3.4 水力负荷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A/O系统的启动和运行技术研究

4.1 条件与方法

4.1.1 构筑物及装置

4.1.2 实验运行水质

4.1.3 菌种及接种量

4.1.4 分析项目及监测方法

4.1.5 A/O池的启动及运行控制方法

4.2 A/O池的启动

4.2.1 微生物的培养与污泥驯化

4.2.2 A/O池的运行效能

4.3 A/O池运行控制条件的研究

4.3.1 硝化液回流比对污染物去除效果的影响

4.3.2 溶解氧对污染物去除效果的影响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技术、经济可行性分析

5.1 工艺技术可行性分析

5.1.1 工艺技术路线可行性分析

5.1.2 主体设备装置的功能和作用

5.1.3 系统运行控制技术

5.2 经济效益分析

5.2.1 工程投资

5.2.2 污水处理费用

5.3 环境效益分析

5.4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论文

附录

致谢

个人简历

展开▼

摘要

庆大霉素生产废水污染物成份复杂、浓度高、处理难度大,本文以河北省某庆大霉素生产厂所排废水为处理对象,开展废水处理工艺设计,并对主要处理单元的运行控制进行研究。
  1)采用“UASB+缺氧/好氧(A/O)”工艺处理庆大霉素生产废水,采用上流式厌氧污泥床反应器设计负荷为10.0kgCOD/m3·d,水力停留时间24h; A/O池总容积7425m3,好氧池容与缺氧池容之比为2,混合液回流比为150%,污泥回流比50%。处理后出水水质要求满足《发酵类制药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21903-2008)表2排放限值和当地污水污水处理厂进水水质指标要求。
  2)厌氧反应器采用间歇进水的方式启动,控制进水COD为4500~5100 mg·L-1,启动负荷为1.0 kgCOD·(m3·d)-1,经45天运行,反应器进水负荷达到4.0kgCOD·(m3·d)-1;经50天负荷运行,反应器运行负荷由4.3kgCOD/(m3·d)增加到9.84kgCOD/(m3·d)。反应器稳定运行,进水量为970~1040m3/d,进水COD浓度为9780~10860mg/L,反应器的平均负荷为9.95kg COD/(m3·d),反应器出水COD浓度均值为778 mg/L,COD的平均去除率为92.3%。当反应器的污泥负荷为0.23kgCOD·(kgVSS·d)-1时,厌氧反应器出现颗粒污泥,污泥负荷达到0.41kgCOD·(kgVSS· d)-1,促进了污泥床快速颗粒化;水力负荷增加到0.40 m3·(m2·h)-1以上时,强化了水力分级作用,加速了污泥的颗粒化进程。
  3) A/O池负荷运行结果表明:当进水COD为800~1020 mg·L-1、氨氮为241~249 mg·L-1,控制溶解氧为3~4 mg·L-1,硝化液回流比为2,出水COD和氨氮浓度均值分别为73.1 mg·L-1和23.8mg·L-1,去除率分别为90.3%和91.5%。
  4)采用“UASB+缺氧/好氧(A/O)”工艺处理庆大霉素生产废水,处理后出水水质达到设计要求,COD和氨氮的去除总量分别为9810.9 t·a-1和178.2 t·a-1,环境效益显著。
  5)废水处理工程总投资为1334.5万元,运行处理费为4.17元·m3废水-1,运行成本适中。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