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伴与不伴强迫症状的首发精神分裂症儿童病前行为特征、认知功能及静息态脑功能磁共振的研究
【6h】

伴与不伴强迫症状的首发精神分裂症儿童病前行为特征、认知功能及静息态脑功能磁共振的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前言

1 对象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结论

5 不足与展望

6 小结

参考文献

综述:伴强迫症状的精神分裂症的研究

中英文词汇对照表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致谢

个人简历

展开▼

摘要

背景:
  精神分裂症(Schizophrenia, SZ)是一种涉及到感知觉、思维、情感、行为及认知功能等多方面的障碍的严重精神疾病。与成年起病的患者相比,儿童精神分裂症患者症状表现不典型、共患疾病更多,神经发育异常更突出。由于大脑发育异常及脑功能障碍,精神分裂症患者广泛存在认知功能损害,在早年期多出现行为问题,有学者将认知功能缺损作为精神分裂症的重要特征之一。强迫障碍也与神经发育异常有关,是儿童精神分裂症较多见的共患病之一,高达23%,目前在临床过程中往往被认为是伴有强迫症状的儿童精神分裂症,与不伴强迫症的患者之间的差异相关报道较少,为此我们进行了以下研究。
  目的:
  1.调查伴与不伴强迫症状的首发儿童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病前行为特征及病后认知功能的特点,分析两组患者病前行为特征与病后认知功能的相关关系。
  2.比较伴与不伴强迫症状的首发儿童精神分裂症患者静息状态下大脑功能变化的特点。
  方法:
  1.用学龄儿童情感障碍和精神分裂症问卷(The Schedule for AffectiveDisorders and Schizophrenia for School-Age Children-Present and Lifetime Version,K-SADS-PL)将149例首发儿童精神分裂症患者分为伴强迫症状的儿童精神分裂症患者组(伴强迫症状组)70例和不伴强迫症状的儿童精神分裂症患者组(不伴强迫症状组)79例。
  2.用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Child Behavior Check-list,CBCL)调查所有儿童的病前行为特征。
  3.用《中国修订韦氏儿童智力量表》(Chinese Wechsler intelligence scale forchildren,C-WISC)、Stroop色-词测验、视觉空间记忆、连线测验、数字广度和迷宫测验评估所有儿童的病后认知功能。
  4.采用3.0功能磁共振成像系统对51例首发儿童精神分裂症患者和30例对照组儿童进行静息态fMRI检查,对所获取的影像学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后,得出多个脑区间低频振幅(Ampitude of Low-Frequency Luctuation,ALFF)及功能连通性数据。
  结果:
  1.伴强迫症状组、不伴强迫症状组和对照组CBCL得分比较
  非参数检验显示,三组研究对象之间抑郁、社交退缩、攻击性、分裂强迫、体诉、行为问题总分、学校情况以及社会能力总分(X2=7.08,8.52,11.89,32.29,63.03,33.90,18.63,8.58)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两比较显示,伴强迫症状组和不伴强迫症状组攻击性和行为问题总分均高于对照组,社会能力总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伴强迫症状组抑郁、社交退缩、分裂强迫及体诉因子分高于对照组,学校情况因子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伴强迫症状组的分裂强迫、体诉、行为问题总分、学校情况因子分高于不伴强迫症状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伴强迫症状组、不伴强迫症状组和对照组之间认知功能比较
  2.1三组之间《中国韦氏儿童智力测验》比较
  方差分析显示三组研究对象之间的所有条目评分(F=57.55,26.56,34.56,24.84,6.08,18.08,47.51,99.78,31.91)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两比较显示伴强迫症状组以及不伴强迫症状组的所有条目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伴强迫症状组的常识和积木评分低于不伴强迫症状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其他认知功能比较
  方差分析显示三组研究对象之间的所有条目评分(F=63.91,49.86,84.16,193.34,218.97,115.93,159.22,63.31,12.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两比较显示伴强迫症状组以及不伴强迫症状组的所有条目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伴强迫症状组的单词、颜色、色词、BVMT-R1、BVMT-R2、BVMT-R3及数字广度评分低于不伴强迫症状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病后认知功能和病前CBCL量表的相关关系
  伴强迫症状组的病后认知与病前CBCL的相关关系: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攻击性与BVMTR-T1呈正相关(rs=0.25);体诉与常识和排列呈正相关(rs=0.29,0.28),与色词呈负相关(rs-0.32);活动能力与常识、理解、类同、词汇呈正相关(rs=0.35,0.35,0.22,0.22);社交能力与类同、排列、拼图呈正相关(rs=0.26,0.28,0.26),与BVMTR-T2呈负相关(rs=-0.24);社会能力总分与常识、类同、填图、排列呈正相关(rs=0.27,0.31,0.27,0.25);相关系数检验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不伴强迫症状组病后认知与病前CBCL的相关关系: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多动与颜色、色词、BVMTR-T2、BVMTR-T3、填图呈正相关(rs=0.26,0.23,0.29,0.29,0.35),与数字广度、积木、拼图呈负相关(rs=-0.23,-0.23,-0.34);攻击性与积木、拼图呈负相关(rs=-0.28,-0.34);分裂强迫与词汇、编码、积木、拼图呈负相关(rs=-0.22,-0.32,-0.23,-0.37);违纪与理解、类同、词汇呈负相关(rs=-0.25,-0.25,-0.24);行为问题总分与词汇、积木、填图呈负相关(rs=-0.24,-0.31,-0.32);学校情况与编码呈正相关(rs=0.27);相关系数检验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4.低频振幅分析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不伴强迫症状组静息态BOLD信号的ALFF值增高的脑区有右侧尾状核体、颞中回、顶下小叶,降低的脑区有左侧小脑后叶(t=2.00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伴强迫症状组BOLD信号的ALFF值增高的脑区有左侧小脑后叶、额叶、楔前叶,右侧额上回(t=2.02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与不伴强迫症状组比较,伴强迫症状组BOLD信号的ALFF值增高的脑区有左侧小脑后叶、额叶、缘上回、楔前叶,右侧额下回、额内侧回,降低的脑区有右侧梭状回、胼胝体、顶下小叶(t=2.03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5.功能连通性分析结果
  选取右侧大脑额内侧回作为种子点的结果,MNI坐标为(18,42,27)。与对照组比较,不伴强迫症状组与大脑额内侧回功能连通性增高的脑区有右侧枕中回、额叶,左侧额下回、额内侧叶,降低的脑区有右侧脑干、顶叶、豆状核,左侧豆状核、扣带回、中央前回(t=2.00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伴强迫症状组与大脑额内侧回功能连通性增高的脑区有右侧额中回、左侧额叶,降低的脑区有右侧扣带回、楔前叶(t=2.02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与不伴强迫症状组比较,伴强迫症状组与大脑额内侧回功能连通性增高的脑区有右侧豆状核、顶下小叶、额中回,降低的脑区有右侧小脑前叶、楔前叶(t=2.03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1.与不伴强迫症状的首发儿童精神分裂症患者比较,伴强迫症状的患者病前存在更多的行为问题,病后认知功能更差;两患者组病后认知功能与病前行为问题、社会能力均有关。
  2.伴与不伴强迫症状的首发儿童精神分裂症患者之间在多个脑区低频振幅值改变和功能连通性存在差异。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