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电针联合运动疗法治疗脑瘫患儿坐位功能异常的临床研究
【6h】

电针联合运动疗法治疗脑瘫患儿坐位功能异常的临床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第一个书签之前

展开▼

摘要

小儿脑性瘫痪(cerebralpalsy,CP)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小儿致残性疾病,其定义是从受精卵发育时期开始一直到出生之后的婴儿期,小儿出现非进行性的脑组织受损以及生长发育缺陷等一系列症状,简称脑瘫。这一综合征有很多临床表现,其中最主要诊断CP的是姿势不正常和运动障碍。CP是目前导致小儿残疾的主要病因之一,严重影响了儿童的身心健康发展。患有脑瘫的小儿坐位能力出现不同程度的障碍,主要有自己不能独坐、坐姿错误、坐姿不稳、不能持久等。脑瘫患儿良好的坐位功能对其爬行站立行走、学习能力等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因此坐位功能恢复是CP患儿康复治疗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但是,CP的治疗迄今尚无较好的方法,其坐位功能恢复亦是医学界研究的热点与难点。 目的:CP患儿早期能够及时发现并进行坐位功能治疗,是改善其预后的关键措施,因此笔者专门做此项研究,希望通过运动疗法结合中医传统理论,并引进先进的电针联合运动疗法,对CP患儿进行早期的坐位功能的综合干预及治疗,并深入研究电针疗法对治愈CP患儿坐位功能的效果,为其临床应用提供根据。 方法:选择2013年12月~2015年6月期间驻马店市中心医院儿童康复科收治的128例脑瘫患儿为研究对象,按照分层随机抽样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4例,对照组患儿给予单纯运动疗法,观察组患儿采用电针联合运动疗法。电针治疗主穴取四神聪、百会、“颖三针”、肝俞、大椎、肾俞。后续根据症状情况对配穴进行增删:例如智力低者,给予风池与“智三针”(神庭穴、本神穴);听力能力低者,增加角孙、晕听区;说话能力低下者,给予哑门、金津、廉泉、玉液;上肢功能出现瘫痪,加曲池、“肩三针”(肩骼、肩前、肩后)、外关、合谷、内关;若双腿出现瘫痪,加骸关、足三里、环跳、三阴交与太冲;若患儿出现癫痫症状,加神门、合谷、太冲、涌泉。Bobath治疗方法是患儿进行运动治疗的主要诱导训练方式。如果患儿出现脊柱异常弯曲(侧弯)情况,加上上田治疗方法;若是训练患儿翻身俯爬时,适时加上Vojta方法。对所有患儿每天进行一次相应的治疗,1周是一个疗程,中间间隔1周再进入下一个疗程,如此往复,一共进行14个疗程。对对照组和观察组所有患儿治疗前及治疗后的坐位功能进行评价,要应用粗大运动功能评定量表(GMFM)坐位功能区;采用尼莫地平法统计两组患儿治疗后的总体疗效,总体有效率为显效率与有效率之和。 结果:(1)两组患儿治疗后疗效比较:治疗后,两组显效率差异并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总体有效率观察组要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对治疗组和观察组进行两组CP患儿治疗前及治疗后坐位功能比较:治疗前,两组患儿的坐位功能评分的差异并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两组进行14疗程的治疗之后,两组的坐位功能评分比治疗之前都出现明显的提高,差异都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治疗后两组的坐位功能评分,对照组的效果要显著差于观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观察组根据年龄进行分段,治疗后疗效比较:治疗后,不同年龄段患儿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年龄越小疗效越好。 (4)观察组治疗前临床类型进行分组:治疗后痉挛型治疗后疗效最好,肌张力低下型次之,但明显亚于痉挛型(P<0.05),其他类型的CP患儿治疗效果低于上述两种类型(P<0.05); 结论:电针联合运动疗法有利于提高脑瘫患儿的坐位功能得分,对于痉挛型和肌张力低下型脑瘫患儿效果更佳,且年龄越小疗效越好,在CP患儿早期康复中具有重要意义。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