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腹腔镜在诊治小儿小肠出血中的应用
【6h】

腹腔镜在诊治小儿小肠出血中的应用

代理获取

目录

第一个书签之前

展开▼

摘要

小儿消化道出血是小儿普外科常见的疾病之一,可发生于任何年龄,而小肠出血的发病率约占整个消化道出血的2%-15%。出血原因多为先天性畸形、血管瘤、小肠肿瘤等,由于小肠自身的结构及解剖特点使得胃镜及结肠镜检查不能够完全探及小肠病变,而放射性核素扫描(ECT)有一定的假阴性率和假阳性率,小肠造影及血管造影又因其一定的局限性使得出血原因不能得到确定。随着腹腔镜在外科手术中的应用,通过腹腔镜诊断及治疗小儿小肠出血取得了进一步发展。 目的:探讨腹腔镜诊治小儿小肠出血的临床价值,进一步推广腹腔镜在小儿外科手术中的应用。 方法:收集2013.09-2015.09经临床症状和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诊断为小肠出血在我院手术治疗的42例患儿资料进行分析,术前谈话根据病人的意愿(签定知情同意书)将病人分成两组:开放性手术组(A组)和腹腔镜探查手术组(B组),其中A组22例,B组20例,两组患儿的平均年龄、性别、术前一般情况及术后处理无统计学意义。对比两组资料在手术时间(min)、术中出血量(ml)、术后排气时间(h)、术后进食时间(d)、术后住院时间(d)、切口感染(%)、粘连性肠梗阻(%)等方面的差异,并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经过分析,剖腹探查手术组的手术时间平均为79.8±5.8min,术中出血量平均为10.1±5.1ml,术后排气时间平均为35.5±6.9h,术后进食时间平均为1.7±0.8d,术后住院时间平均为5.4±2.1d,切口感染感染率为10%,粘连性肠梗阻为22.7%;腹腔镜探查手术组的手术时间平均为99.5±10.6min,术中出血量平均为5.2±3.5ml,术后排气时间平均为18.5±3.8h,术后进食时间平均为0.8±0.4d,术后住院时间平均为3.2±1.8d,切口感染感染率0,粘连性肠梗阻为10%。两组资料在手术时间(min)、术中出血量(ml)、术后排气时间(h)、术后进食时间(d)、术后住院时间(d)、切口感染(%)、粘连性肠梗阻(%)等方面均有差异(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 结论:腹腔镜治疗小儿小肠出血具有创伤小、痛苦少、恢复快、术后并发症少等方面的优势,可广泛应用于诊断和治疗小儿小肠出血。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