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科技型中小企业“投贷结合”融资模式研究
【6h】

科技型中小企业“投贷结合”融资模式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3 文献综述

1.4 研究框架及主要内容

1.5 创新点

第二章 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界定

2.2 科技型中小企业的特点

2.3 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相关理论

第三章 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实践分析

3.1 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难成因

3.2 科技型中小企业“投贷结合”融资实践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债权转股权”融资模式构建—以银行贷款为基础

4.1 融资模式的建立

4.2 融资模式的延伸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债权+股权”融资模式构建—以风险投资为基础

5.1 普通股与可转换债券的激励比较

5.2 构建“债权+股权”分离式契约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投贷联动”融资机制设计

6.1 “投贷联动”融资机制构建基础

6.2 “投贷联动”融资机制形成条件

6.3 “投贷联动”融资机制核心产品

6.4 “投贷联动”融资机制运作流程

6.5 “投贷联动”融资机制风险控制

第七章 结论

7.1 主要结论

7.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相关科研成果

致谢

展开▼

摘要

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难成为阻碍企业发展的关键问题。我国科技型中小企业上市前外部融资来源主要为银行贷款和风险投资,但两种融资渠道并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本文分别以银行贷款和风险投资为基础,构建投贷结合模式,通过“投贷结合”框架下的理论分析,为打通信贷市场和资本市场,形成“投贷联动”融资机制,缓解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提供指导。
  在以银行贷款为基础的研究中,本文提出机构合作与风险贷款的投贷结合模式。首先构建风险投资劣后进入的三方合作模式,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两种改进方向,即引入担保机构先行代偿的四方合作模式,与商业银行以债转股为内容的风险贷款模式。通过讨论风险投资对企业成长价值的认可程度与企业调整投入产出之间的关系,分析各融资模式的适用性。投贷结合方式可提高银行贷款意愿,四方合作模式较之三方合作更能增加风险投资的参与积极性,同时使企业更易保持自身价值;而银行的风险贷款模式更易使银企双方形成统一的利益整体,亦有利于企业价值存续。
  在以风险投资为基础的研究中,本文提出“债权+股权”融资模式。首先考察可转换债券与普通股契约对风险投资方及企业方的激励作用,并在此基础上构建“债权+股权”分离式契约,讨论合约参数对各方准入条件及收益的影响。“债权+股权”契约既能保证风险投资方的最低收益,又能恢复对企业方的激励程度,且企业的融资门槛降低。分离式契约的激励水平决定了是否引入银行贷款来提供债权资金,即若风险投资方要求的债权利率高于双方股权比例之比,则双方可选择风险投资方提供全部债权和股权资金的方式;反之,可选择从风险投资方获得股权资金而其余通过银行贷款获得债权资金的方式。
  在“投贷结合”模式基础上设计“投贷联动”融资机制,通过银行、风险投资机构、政府创业引导基金的合作,以风险投资公司的形式为科技型中小企业提供全生命周期的融资产品,以专业、综合、持续的服务对接企业融资需求,解决其融资难问题。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