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京津冀城市群综合承载力评价研究
【6h】

京津冀城市群综合承载力评价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1.3主要创新点

第二章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理论基础

2.1国内外研究现状

2.3 城市综合承载力的概念和内涵

2.4城市综合承载力的相关理论基础

第三章 京津冀城市群区域概况

3.1京津冀城市群空间界定

3.2京津冀城市群人口与社会经济发展概况

3.3京津冀城市群资源与环境概况

第四章 京津冀城市群城市综合承载力模型与指标体系的构建

4.1城市综合承载力的模型与方法

4.2 模型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4.3 数据处理

第五章 京津冀城市群城市综合承载力与区域差异实证分析

5.1 京津冀城市群城市综合承载力实证分析

5.2 京津冀城市群城市综合承载力区域差异实证分析

第六章 提高京津冀城市群城市综合承载力的政策建议

6.1 加强自然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以及对环境的保护

6.2 构建合理的产业结构体系

6.3 加速技术进步与城市人口素质的提高

6.4 加强宏观控制与各城市共同发展

第七章 结论

7.1本文的主要结论

7.2本文的不足之处以及未来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进入21世纪以后,城市经济迅猛发展,城市化进程不断推进的同时,人口膨胀、土地退化、大气污染、资源耗竭、环境恶化等一系列资源环境问题也随之出现,城市综合承载压力巨大。京津冀城市群作为我国北方城市分布最集中、发展水平最高的城市群,在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占据着不可替代的特殊地位。但随着该地区经济的飞速增长,区域内自然资源存量不断减少、自然环境不断恶化,城市综合承载力的不断降低开始成为城市群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制约因素。
  本文以京津冀城市群所包含的十个城市为研究对象,在论述了可持续发展理论、区域经济发展理论和比较优势理论等相关理论后,创新的运用状态空间法构建了京津冀城市群城市综合承载力评价概念模型。并基于京津冀城市群内各个城市的特点以及城市群当前的发展现状,创新的、有针对性的提出了包含26项指标在内的综合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SPSS软件进行主成分分析确定各项指标权重,通过向量的相关概念对综合承载力、承载潜力进行量化,进而对城市综合承载状况进行评价。以2013年为研究年份,对京津冀城市群内10个城市的承载状况进行了实证研究。
  研究结果表明2013年除了北京市综合承载力处于可载状态以外,其余9个城市全部呈现出不同程度的超载状态,城市综合承载状况形势严峻。为了更好地研究京津冀城市群内不同城市综合承载力出现差异的原因,运用spss软件对城市群内的9个超载城市的承载潜力进行系统聚类,并根据聚类分析的结果将京津冀城市群分成4个等级,即可载地区——北京市;重度超载地区——石家庄市、唐山市;中度超载地区——天津市、秦皇岛市、承德市、廊坊市、保定市、张家口市;轻度超载地区——沧州市。最后,结合实证分析结果,对京津冀城市群内城市综合承载力出现差异的原因进行了探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提升城市群承载力的政策建议。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