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天津市公交系统通勤分担率与其运营参数关系研究
【6h】

天津市公交系统通勤分担率与其运营参数关系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第一章 绪 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国内外研究评价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研究对象界定

1.3.2 主要研究内容

1.3.3 技术路线

第二章 城市居民通勤行为研究

2.1 通勤行为的系统概念

2.2 通勤行为特性分析

2.3 城市主要通勤方式概述

2.3.1 常见通勤工具分类

2.3.2 各类通勤方式的特点

2.3.3 各类通勤方式特性比较

2.4 通勤工具选择行为影响因素分析

2.4.1 影响通勤工具选择行为的宏观因素

2.4.2 影响通勤工具选择行为的微观因素

2.4.3 通勤工具选择行为影响因素总结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非集计模型在公交通勤分担率求解过程中的应用

3.1 非集计模型概述

3.1.1 非集计模型的提出与应用

3.1.2 集计模型与非集计模型对比

3.1.3 非集计模型的基础理论——随机效用理论

3.1.4 非集计模型的分类

3.2 常见的Logit模型

3.2.1Binary Logit模型

3.2.2Multinomial Logit模型

3.2.3Nested Logit模型

3.3 非集计模型在公交通勤分担率求解过程中的应用

3.3.1 非集计模型的应用基础

3.3.2 非集计模型的应用过程

3.3.3 非集计模型应用结果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天津市居民通勤活动调查

4.1 调查方法介绍

4.1.1 出行行为(RP)调查

4.1.2 出行意向(SP)调查

4.1.3 RP&SP联合调查方法

4.2 天津市居民通勤活动调查方案的设计与实施

4.2.1 天津市居民通勤活动特征调查方案概况

4.2.2 通勤活动行为调查(RP调查)方案设计

4.2.3 通勤活动意向调查(SP调查)方案设计

4.3 调查数据的统计分析

4.3.1 天津市居民个人属性特征分析

4.3.2 天津市居民通勤活动属性特征分析

4.3.3 天津市城市交通基础设施满意度调查分析

4.3.4 通勤工具选择意向特征分析

4.3.5 通勤工具选择行为特征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基于NL模型的天津市居民通勤工具选择模型

5.1 通勤工具选择模型的建立

5.2 模型变量筛选

1.模型变量的初步筛选及赋值

2. 初选变量的显著性检验

3. 模型变量的交互作用分析

4.模型变量的确定

5.3 模型参数标定

1. 下层模型参数标定过程

2.上层模型参数标定过程

5.4 模型统计量检验

1.似然比检验

3.命中率检验(Hit Ratio)

5.5 各类通勤方式分担率的集计求解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城市公交系统运营参数研究

6.1 城市公交系统运营参数介绍

6.2 通勤费用与公交票价制定

6.3 通勤时间与其他相关运营参数

6.3.1 通勤时间的组成

6.3.2 发车间隔与候车时间

6.3.3 车内时间计算

6.4 公交线网布局效果

6.4.1 公交站点布局

6.4.2 公交线路规划效果

6.5 公交车辆服务水平参数

6.5.1 乘车舒适度与车内人均面积

6.5.2 公交车辆人性化改造

6.6 其他公交系统参数

6.7 天津市公交系统通勤分担率与其运营参数关系模型

6.8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研究结论

7.2 展望与不足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相关科研成果

致谢

展开▼

摘要

随着我国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城市通勤方式结构日趋复杂,居民通勤难题凸显。优化公共交通系统是缓解城市通勤难题的有效途径,然而现有公交系统优化措施对提升其通勤分担率的效果并不明显。基于此,论文决定对城市居民的通勤活动特征及通勤方式选择行为特征进行研究,并以此为基础,对公交系统运营参数与公交通勤分担率提升之间的关联性进行讨论。 首先论文对通勤行为的系统概念进行了定义,并对通勤行为的特性、主要通勤方式属性以及通勤工具选择行为影响因素进行了总结。对非集计模型理论进行了阐述,并依据模型特点与本论文研究目的,对其在通勤分担率研究中的应用思路进行了确定。对天津市居民通勤活动调查方案进行了设计,从统计数据层面分析了天津市居民的通勤活动特征。建立了基于Nested Logit Model的通勤工具选择模型,完成了模型变量筛选、未知参数估计等分析过程,并对模型相关统计量进行了检验,对各因素的影响程度进行了量化分析。通过集计化处理,得到了天津市各主要通勤方式的通勤分担率与通勤者属性变量的关系表达式。最后,对通勤者通勤活动属性变量与公交票价设置、发车间隔、运营速度、站点布设、线路规划、车内空间等公交系统主要运营参数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并建立了其与公交通勤分担率之间的关系模型。 研究成果有以下几方面,通勤者对于通勤工具的选择行为易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其中时间、费用、舒适度与便捷程度是通勤者进行通勤工具选择时考虑的最主要因素;通过分析通勤工具选择模型可量化分析对其选择行为产生影响的各因素的影响程度,并推断现阶段天津市主要通勤方式组成结构为步行15.65%,公共汽车34.21%,地铁11.28%,私人汽车38.86%;构建了公交通勤分担率与公交系统主要运营参数之间的关系模型,为城市管理者制定城市交通管控措施并预测其有效性提供了思路。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