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江南古典私家园林植物景观配置艺术研究
【6h】

江南古典私家园林植物景观配置艺术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绪 论

第1章江南古典私家园林植物景观概述

1.1植物种类及其分析

1.1.1植物种类的相关记载

1.1.2植物种类的大类分析

1.2植物景观历史概述

第2章江南私家园林植物景观主要种植方式及原则

2.1植物景观的种植方式

2.1.1孤值

2.1.2丛植

2.1.3群植

2.1.4点植

2.1.5对植

2.1.6列植

2.2植物种植遵循的原则

2.2.1保护名木古树

2.2.2因地取形

2.2.3适地适树

2.2.4实时适景

第3章植物景观配置及其功能

3.1其他要素与植物景观的配置

3.1.1建筑与植物配置

3.1.2叠山与植物配置

3.1.3理水与植物配置

3.1.4园路与植物配置

3.2植物配置的诗情画意

3.2.1植物景观的画意

3.2.2植物景观的诗意

3.3植物景观的功能

3.3.1保护环境功能

3.3.2继承文化遗产功能

3.3.3建构功能

3.3.4艺术处理功能

第4章江南古典私家园林植物景观的文化理念

4.1植物景观与传统生活

4.2常用植物种类的文化意蕴

4.2.1松惟灵木,拟心云端

4.2.2风吹梅蕊香,林香雨落梅

4.2.3时果分蹊,嘉蔬满畦

4.2.4服之愈百病,久服体有光

4.3植物景观与传统文化

4.3.1植物景观与中国传统哲学思想

4.3.2植物景观与中国传统审美观

第5章当今城市景观植物配置评价

5.1优秀作品介绍

5.2设计思想及创新点

5.3调查结果及评价分析

5.3.1植物景观美感的评价体系

5.3.2问卷调查及分析结果

结 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展开▼

摘要

江南私家园林是中国园林艺术的代表,是中国园林艺术中的一朵奇葩。它常常享有“城市山林”的美誉。
   自古以来江南地区就是中国的鱼米之乡,它的自然条件十分适宜于植物的生长,因此可用于园林植物景观配置艺术的植物数量虽少但种类繁多,因此江南私家园林内的植物景观十分的丰富,而对于园林艺术的创造者来说,要想在园林艺术的构建中达到“囿天下之景与方圆之内,融自然之情与心意之间”,其中十分重要的一环就是植物配置,私家园林植物景观的配置在某种程度上与当时人们的审美情趣、思想意识是融为一体的,江南地区文化艺术十分的繁荣,画论、诗论对它具有深刻的影响,因此它又是中国文化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因此江南私家园林内的植物景观无论是在外部形态方面还是内部意蕴方面对当今的园林建设都十分具有参考价值。
   恰当的植物景观配置会使园林的美学效应倍增,从而带来相应的经济效益,因此只有充分研究古典园林植物景观配置,才能使今天的园林建设更符合人们的审美情趣,美化环境,创造舒适、优美、宁静的意境氛围,进而对于如何继承和发扬优秀古典园林艺术起到一定的作用。
   本文主要从江南私家园林内植物的种类、植物景观的历史;植物景观主要种植方式及原则;植物景观配置及其功能;植物景观的文化理念;对当今植物景观的评价五个方面进行了论述。
   第一章对江南私家园林植物景观配置艺术从历史的角度进行了概述,总结了江南私家园林中常用的植物种类,并对其进行了分析。为后文进一步分析其种植方式、配置形式及所采用艺术手法做出铺垫。
   第二章阐述了江南私家园林植物景观所采用的主要的种植方式及原则。
   第三章介绍其他构园要素与植物景观的配置形式,并分析其中造成其独有的意境的因素,以及植物景观在园林整体中的功能。
   第四章分析了江南私家园林植物景观的文化理念,以及传统生活、传统审美观、传统哲学观对它的影响。
   第五章,通过调查、计算出的数据得出,案例公园的植物配置还是很受人们欢迎的,因此证明当代人仍然很接受古典园林中植物景观配置方式、及其所蕴含的意蕴,传统的哲学观和审美观对人们的影响是深厚的,并且随着时代的进步,人们也乐于接受新元素的注入,关于此点在论文中也做出了分析和说明。
   关于本文的研究方法:由于植物是园林中最不容易保持原来状态的造园因素,所以在现存的江南古园中,很多植物景观已不是当年原貌了,这对于本文的研究增添了很多的困难,因此想要了解古园林中植物景观的原貌,只能从原有古籍中寻根溯源。现在经营江南古典私家园林植物景观的配置手法,仍是按民间传统布置手法与过去并没有相去甚远,大体上仍可以了解到传统植物景观配置的手法,因此本文在研究现存古园林植物景观配置的基础上,加以在古籍中寻根溯源,综合论述江南古典私家园林的植物景观配置艺术。进而结合层次分析法对现代园林植物景观配置中的古典元素,做出综合评价,以期对如何继承与发展古典元素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