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中国毒甲族Toxicini区系分类与生物地理(鞘翅目:拟步甲科)
【6h】

中国毒甲族Toxicini区系分类与生物地理(鞘翅目:拟步甲科)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前言

声明

致谢

1 研究简史

1.1世界研究简况

1.2中国研究简况

2 形态特征

2.1成虫

2.1.1头部

2.1.2 胸部

2.1.3鞘翅

2.1.4腹部

2.1.5外生殖器

2.2幼虫

2.3蛹

3.分类系统与系统发育

3.1分类地位与分类系统

3.2中国毒甲族的系统发育

3.2.1内、外群选择与形状分析

3.2.2系统发育推断

4.区系分析

4.1毒甲族的世界区系组成

4.2毒甲族的中国区系组成

4.3属的分布类型

4.4种的分布类型

4.4.1种级阶元的世界分布

4.4.2中国毒甲族种的分布

4.5毒甲族的区系形成与分化探讨

5.生物学与经济意义

6.研究材料与方法

6.1研究材料

6.1.1标本来源

6.1.2文献来源

6.1.3标本采集

6.2研究方法

6.2.1身体构造量度

6.2.2体向

6.2.3鉴定与描述

6.2.4外生殖器解剖

各论

参考文献

中名索引

学名索引

图版

展开▼

摘要

毒甲是森林景观重要的树栖类昆虫,因分解被真菌侵染的朽木而具有重要生态价值。本文首次对我国研究十分薄弱的毒甲族昆虫进行了较为全面的研究,共计行文4万余字,分为总论和各论两个部分,提供特征图176幅,整体图48幅。
   在总论部分介绍了毒甲族的分类地位、分布范围、研究背景及其进展、形态特征、种类描述、研究材料与方法、系统发育关系、地理分布等;在各论部分共记述3属35种,编写了属种检索表,列出了相应的引证文献、同物异名、标本信息与分布地,并附有绝大部分种的形态特征图和整体照片。本研究取得的主要创新成果有:
   1.发现毒甲新种10个和中国新纪录6种。新种均在论文期间发表,分别是:尖角毒甲Toxicum.angustumRenetWu,2007、突角毒甲T.horridusRenetWu,2007、刀角毒甲T.gladicornusRenetWu,2007、扁角毒甲T.planicornusRenetWu,2007、斜角毒甲T。obliqucornumRenetWu,2007、扁指毒甲T.digitatumRenetWu,2007、短角隐毒甲CryphaeusbrevicornusWuetRen,2008、长角隐毒甲C.longicornusWuetRen,2008、短毛隐毒甲C.barbellatusWuetRen,2008和歪角隐毒甲C.obliquicornusWuetRen,2008;中国新纪录种为:狭长毒甲越北亚种ToxicumangustatumkulzeriKaszab,1956、穆萨毒甲T.mussardiKaszab,1979、黄股毒甲T.flavkfemoratumRedtenbacher,1868、羚角隐毒甲CryphaeusgazellaFabricius,1798、裸角隐毒甲C.nudicornis(Fairmaire,1883)和锐点隐毒甲C.punctipennisGravely.1915。模式标本和中国新纪录标本均保存在河北大学博物馆和中科院动物所标本馆。
   2.依据21个代表种的20个分类性状,探讨了毒甲族3属的系统发育关系,得出属级阶元之间的亲缘关系是:Toxicum+(Cryphaeus+Taiwanocryphaeus)。
   3.分别依据6属116种和3属35种分布资料对毒甲族的世界区系和中国区系做了初步分析,结果表明:毒甲族无论是世界区系还是中国区系都具有广泛的热带起源性质,东洋区从马来西亚到中国长江以南、热带非洲的马达加斯加与塞舌尔是其主分区,其属和种的岛屿分化作用十分明显。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