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行政救济制度研究——兼论我国行政救济法之完善
【6h】

行政救济制度研究——兼论我国行政救济法之完善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导论

第1章行政救济的基础理论

1.1行政救济的界定

1.1.1行政救济的定义和涵义

1.1.2行政救济的特征

1.1.3行政救济的范围

1.2行政救济的性质、功能和意义

1.2.1行政救济的性质

1.2.2行政救济的功能

1.2.3行政救济的意义

1.3行政救济的理论来源

1.3.1理论基础

1.3.2宪法基础

1.4行政救济与相关概念的关系

1.4.1行政救济与其他行政行为的关系

1.4.2行政救济与其他法律救济的关系

1.5行政救济法

1.5.1行政救济法的概念

1.5.2行政救济法的体系

第2章 中外行政救济途径的比较与借鉴

2.1外国行政救济途径

2.1.1大陆法系——法国、德国和日本行政救济途径

2.1.2英美法系——英国和美国行政救济途径

2.2中国行政救济途径

2.2.1内地行政救济途径

2.2.2台湾、香港和澳门地区行政救济途径

2.3中外行政救济的比较与借鉴

2.3.1异同之处

2.3.2借鉴之处

第3章行政救济制度的生成与发展趋势

3.1行政救济制度的生成

3.2行政救济制度的监督机制

3.3行政救济制度的发展趋势

第4章我国行政救济法的现状、问题及其完善

4.1我国行政救济法的现状

4.1.1行政救济法的立法现状

4.1.2行政救济法的实践状况——以行政救济案件为视角

4.2行政救济法实施中的问题

4.2.1行政复议法存在的突出问题

4.2.2行政诉讼法存在的突出问题

4.2.3行政赔偿法和行政补偿法存在的突出问题

4.3完善行政救济法的建议

4.3.1关于行政复议法

4.3.2关于行政诉讼法

4.3.3关于行政赔偿法和行政补偿法

结 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现代行政管理过程中,行政主体作出行政行为,无论是具体行政行为,抑或是抽象行政行为,很多莫不逾越行政权力的法律界限,造成对行政相对人权益的侵害。于是,行政救济问题就产生了。人性尊严、人民主权、有权利即有救济、法治理论、人权理论及民主宪法等,要求国家建立行政救济制度,维护和保障人民的权益。行政救济是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因行政行为或者其他行政法律事实,致其合法权益遭受侵害或者承担不公平的特定负担,请求国家机关救济的各种行政法律制度的总称。它包括行政复议、行政诉讼、行政赔偿和行政补偿等内容。
   整合研究行政救济的理论,对于健全行政救济法律制度,对于完善行政救济体系,最根本对于维护和保障人民的权益,发挥着巨大的指导作用,具有重大意义。行政救济是纠纷解决机制、行政法律制度和法律权利体系。它具有维护和保障人民权益、促进行政法治、约束行政权力的功能。西方法治发达国家的行政救济,堪为我国借鉴。行政救济制度的生成具有平衡性、司法化特征。行政救济的发展呈现制度国际化、途径多样化、范围扩大化、依据法典化、标准合理化。
   行政救济法是规定、确认或者保证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受到行政行为或者其他行政法律事实的侵害时,其能实际享有的救济权利或者实现救济权利的各种法律规范和法律制度的法。它由行政复议法、行政诉讼法、行政赔偿法、行政补偿法及其他特殊行政救济法组成。目前,我国行政救济法问题很多,亟待完善。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