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中国证券市场风险构成的实证分析
【6h】

中国证券市场风险构成的实证分析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第1章 引言

1.1证券市场风险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1.2投资组合理论研究现状及在我国的运用

1.2.1投资组合理论研究现状

1.2.2投资组合理论在我国的运用

1.3本文的研究方法、主要内容及创新点

第2章 风险与市场有效性分析

2.1系统风险界定及分析

2.1.1系统风险定义

2.1.2系统风险因素分析

2.2非系统风险界定及分析

2.2.1非系统风险定义

2.2.2非系统风险因素分析

2.3证券市场有效性分析

2.3.1证券市场有效性的概念

2.3.2中国证券市场的有效性

2.4市场有效性与风险的关系

第3章 实证分析

3.1样本选择与数据定义

3.1.1样本选择

3.1.2数据定义

3.1.3投资组合的研究方法

3.2方法选择

3.3实证结果与分析

3.3.1实证结果

3.3.2中国证券市场有效性程度不高的原因分析

第4章 提高证券市场有效性的对策建议

4.1完善信息披露制度

4.2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

4.3培育机构投资者

4.4推进资本市场的对外开放

4.5改进中介服务机构

结 论

附 表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 谢

展开▼

摘要

中国股票市场始于1990年,至今已走过了十八个年头,经历了从小到大,从幼稚到成熟,从封闭到开放的发展历程。虽然起步很晚,但是迄今为止已成为全球发展最为迅速的新兴股票市场。根据我国证监会提供的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08年9月底,深沪两市上市公司已达1571家,开户股民已经达到1.3亿,截至2008年10月底股市市值已超过30万亿元,证券化率为120%,市值规模居世界第四位。这些数据显示了我国证券市场的快速发展态势。但是我国证券市场毕竟是个新兴的股票市场,不可避免的有投机性强、波动性大、管理不完善等种种缺陷,导致投资风险比较大,非系统性风险很大,引起了学术界和投资界的高度关注。
   学术界曾将Markowitz以来发展的各种现代投资组合理论运用于我国证券市场的研究,希望探索证券市场健康发展的道路。由于我国早期的证券市场效率较低,限制了投资组合理论在我国的应用。但是随着我国证券市场的不断完善,使得投资组合逐渐成为主流,现在大多数机构投资者都选择分散化的投资组合来规避风险。本文选取上海证券市场上证180指数中有代表性的30只股票,通过投资组合计算不同股票数量的平均总风险,根据线性回归方程确定系统风险和非系统风险,结果表明部分非系统风险可以通过投资组合分散掉,但是由于中国证券证券市场有效性很弱,很大一部分非系统风险不能通过投资组合被分散掉,而系统性风险又是不可规避的,所以要降低投资风险最大限度的减少非系统风险是非常必要的,这就需要证券市场的监管者、上市公司、投资者共同努力,提高证券市场的有效性,不断的完善证券市场,使非系统性风险通过投资组合在最大的限度内被分散掉。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