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纽约时报》与《人民日报》矿难报道比较研究
【6h】

《纽约时报》与《人民日报》矿难报道比较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引 言

第1 章 中美两国矿难报道现状

第2 章《人民日报》《纽约时报》矿难报道样本量化分析

第3 章 《人民日报》《纽约时报》矿难报道样本文本分析

第4 章《人民日报》与《纽约时报》矿难报道异同点分析

第5 章 我国矿难报道的转变与提升

结 论

参考文献

附 录

致 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展开▼

摘要

我国目前仍处于矿难多发的时期,如何妥善处理此类突发事件,化解公共危机,成为中国的执政者们需要破解的难题。而在事件解决过程中,及时传播事实真相,弥合政府与公众之间的裂痕,重建社会共识,进而推动社会良性发展,大众媒体的作用无可替代,并异常凸显。近年来,我国媒体对包括矿难报道在内的突发事件报道重视程度越来越高,我国媒体在报道及时性与准确性上取得了长足进步,媒体的社会责任更加凸显。笔者采集了大量《人民日报》与《纽约时报》详细报道内容与第一手资料。运用传播学、社会学等相关理论为指导,采用资料分析对比比较分析等研究方法。对矿难报道样本进行量化分析(报道数量、报道版面分布、报道类型、报道对象等比较)和文本分析(事发信息、深入调查、分析评论、社会同情、公共论坛、社会动员等内容),通过对同一时期中美两国发生的两起矿难的报道进行内容整理分析,比较出双方的报道角度等方面所存在的不同之处。《人民日报》更加强调救援力度而《纽约时报》则更注重找出原因,避免和杜绝灾难的再次发生。从中总结出成功经验与不足,并提出具有现实可操作性的突发事件报道策略与方法,进一步强调调查性报道在矿难报道过程中的重要性,为以后的报道工作做出更合理更全面的借鉴。社会的总体进步,需要社会各个部门的综合配合。而新闻媒体的一个重要作用,就是要通过媒体的表达,推动社会的变革。虽然新闻媒介并不能成为事件解决的直接执行者,但作为“第四种权力”的“社会整合器”,其应担的责任与正确科学的报道方法必须得到探讨。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