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实现养老保险制度转移接续后政府责任分析
【6h】

实现养老保险制度转移接续后政府责任分析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第 1 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研究现状

1.3 研究思路和框架

1.4 研究方法

1.5 创新点

第 2 章 相关研究理论基础

2.1 公共产品供给有效性理论

2.2 政府职能分工与合作理论

2.3 公共产品分类理论

第 3 章 我国养老保险制度的发展进程评析

3.1 我国养老保险制度运行的总体状况分析

3.2 我国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工作的推进情况

第 4 章 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后可能出现的问题

4.1 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与“囚徒困境”模型

4.2 中央政府财政负担加重

4.3 各地方政府收缴积极性降低

4.4 各地方政府之间产生利益冲突

4.5 社会养老保险基金抵抗风险能力减弱

4.6 不利于社会养老保险基金的保值增值

第 5 章 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后界定政府责任的思路

5.1 政府责任界定的原则

5.2 中央政府责任的界定

5.3 地方政府责任的界定

第 6 章 主要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我国于20世纪末开始步入老龄化社会,自此开始经历规模最大、速度最快的人口老龄化发展过程,人们的养老后顾之忧日益加重,使国民对社会化的养老保险及相关服务的需求有了大幅度提高。同时,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出现了大量的流动人口且规模越来越大。在这一背景下,我国于2010年1月1日开始实施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制度。我国的十二五纲要也明确提出要完善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制度和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制度,全面落实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省级统筹,实现基础养老金全国统筹,切实做好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工作。我国自开始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进程后,取得了不小的进展,实现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是不可逆的大趋势。但是,养老保险制度是社会保险制度中第一大险种,涉及的范围非常广泛,牵涉的利益也非常多,实现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必然会产生一些问题。文章基于“囚徒困境”模型,结合我国具体的实际情况,分析了实现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后会出现的问题:一是各地方政府更加依赖于中央财政的补贴,从而加重了中央财政的负担,二是养老保险基金结余不再是各地方政府的既得利益,而是通过各地方政府间的转移支付,弥补其他地区的基金赤字,降低了各地方征缴积极性,三是由于各地经济发展水平不一致,使养老保险基金的收缴标准和待遇水平也出现了差异,各地方政府之间产生利益冲突,四是各地方政府过度依赖于中央财政补贴以及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地区的养老保险基金的结余补贴,使各地养老保险基金抗风险能力减弱,五是资金的频繁流动,且是小额的不定时的流动,不利于养老保险基金的保值增值。针对这些问题,在分析我国政府在养老保险中应当承担的责任的基础上,遵循一定的原则,对我国政府在实现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后的责任划分提出建议。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