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王勃文研究
【6h】

王勃文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引 言

第 1 章 王勃文学思想研究

1.1 “经国之大业 不朽之能事”——文学价值论

1.2 “因感而成兴”——文学创作论

1.3 “气凌云汉 字挟风霜”——文学风格论

1.4 “振骨鲠之风标”——文学作家论

1.5 王勃文学革新思想取得成就的原因

第 2 章 王勃序文研究

2.1 游宴序

2.2 赠序

2.3 王勃序文的文化内涵

第 3 章 王勃赋及其它文类内容研究

3.1 王勃赋类研究

3.2 王勃其它文类内容研究

第 4 章 王勃文的艺术风貌

4.1 基调昂扬 气势磅礴

4.2 情由心生 辞随心发

4.3 以骈为主 骈中有变

结 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王勃是初唐文坛的重要代表作家,在诗文革新领域取得了较大的成绩。尤其是文的创作,打破了自齐梁以来以丽缛为美的审美风格与乏情少韵的创作倾向,开启了清新刚健的创作之路,为初唐文的健康发展做出了贡献。本文欲以王勃的文为研究对象,根据前人的研究成果和现存资料,对王勃的文学思想以及不同文体的文进行研究,从而探讨王勃文的总体艺术风貌。
  面对华而不实的初唐文,王勃起而矫之,并从文学价值论、文学创作论、文学风格论、文学作家论四方面来阐释自己的文学理念,对抗现实的创作。与贞观文坛太宗君臣的文学革新思想相比,王勃的文学思想并没有多少新意可言,但他的文学思想却是从文学本身出发,从文坛现状出发,从自身需要出发,具有强烈的针对性和时效性且切实可行,从而为初唐文学的发展指明了前进的方向。
  从现存的文献资料看,王勃共有一百余篇文,包括序、赋、书、启、颂、表、碑铭、墓志铭等不同的文体类别。其中的序文创作,尤其是游宴序和赠序,是王勃所有文类中的精华,不仅情感激越、丰富、真挚,而且意境优美、情景相融,别具艺术感染力。在六朝余韵尚存的初唐文坛背景下,独具一格。序文中所折射出来的“兰亭”情结与“悲秋”情结更为其创作增添了不少文化意蕴。
  赋创作反映了王勃人生思想转变的历程。其中写景赋以彰显才华为主,所以往往写得铺张扬厉,别具汉大赋的传统。但王勃的写景赋又不同于六朝写景赋单纯地沉湎于景色的描绘之中,而是在景物的描绘过程中或隐或现地表露自己急于用世的心志。与六朝写景赋相比,意蕴有了很大的提升。王勃咏物赋的最大特色便是“比兴”手法的运用,作者将自己的主观情感投射在所咏的物象上,使所咏之物含有自己的影子,并且借助所咏之物抒发情感、释放忧愁、自我安慰。
  书、启、颂、表类文章主要是王勃的行卷干谒与美颂皇德之作。这类文章一般写于他的早期,主要内容是向皇帝和大臣们毛遂自荐,希望得到朝廷的重用,实现自己“拾青紫于俯仰,取公卿于朝夕”的政治理想。碑铭主要是受请美赞之作,由于写作体裁的限制,自由发挥的余地较少,因此某些文章有程式化的倾向。但王勃能将其浓烈的情感与擅长绘画的写作笔法注入其中,从而使其文具有独特的艺术价值与审美价值。
  在不断的文学创作中,王勃的文总体上呈现出基调昂扬、气势磅礴,情由心生、辞随心发,以骈为主、骈中有变的艺术风貌,初步改变了内容空虚、形式雕琢、格调低下的文坛风貌,为盛唐文学繁荣局面的到来立下了不朽功勋。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