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我国不同地区社会保障水平差异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6h】

我国不同地区社会保障水平差异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第1章 导 论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1.4 创新点

第2章 我国社会保障水平的地区差异分析

2.1 社会保障支出及其水平的口径界定

2.2 主要分析指标

2.3 社会保障情况整体分析

2.4 我国三大地区的社会保障现状分析

2.5 我国东西中部地区社会保障差异

第3章 我国社会保障支出水平与经济发展适应性的地区差异及适度水平分析

3.1 社会保障支出水平与经济发展的适应性关系

3.2 我国东西中部地区社会保障适度水平分析

第4章 社会保障支出水平的影响因素及其影响程度的地区差异分析

4.1 社会保障支出水平的影响因素分析

4.2 不同因素对不同地区社会保障支出水平的影响程度分析

第5章 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

5.2 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我国地域辽阔,社会保障水平虽逐年上升,但是与其他国家相比,我国社会保障支出额和社会保障水平都相对较低,应该采取措施提高社会保障水平。然而我国不同地区之间经济发展程度不同,其社会保障水平也存在很大差异,不能采用“一刀切”的方式进行调整,需根据不同地区的实际现状,分别采取不同措施来推动当地的社会保障事业。
  本文首先分析我国东中西部社会保障现状得出结论:东部地区经济发展最快,社会保障财政支出额较高且社会保障支出逐年增多,远远高于中西部地区,而其社会保障财政支出比重和社会保障水平在三大地区中最低,距离东部的适度水平下限较远,因此需加快提高东部的社会保障水平;中部地区历年经济水平虽呈上升趋势,但是速度远慢于东部,其社会保障财政支出比重最高且呈现出逐年下降趋势,而社会保障支出额及社会保障水平均处于折中位置,社会保障水平离中部适度水平下限有一定距离,不过差距不大,因此应适当提高中部社会保障水平,幅度不应太大,避免超过社会保障水平上限;西部地区经济最为落后,社会保障支出虽逐年上升,但是额度最低,相反,其社会保障水平在三大地区中最高,且社会保障水平超过了西部适度水平上限,说明西部政府负担最大,在发展社会保障事业的同时,首要的是加大经济建设。其次,本文采用理论知识详细的分析了影响社会保障水平的12种因素,并根据影响程度挑选出主要的四种因素,分别对东中西部社会保障水平进行敏感度分析,得出结论:影响东部社会保障水平最大的是财政收入与人口老龄化因素;影响中部社会保障水平最大的除了财政收入与人口老龄化因素以外,还有失业率因素;影响西部社会保障水平最大的是财政收入与财政支出结构因素。最后,文章根据不同因素对不同地区社会保障水平的影响程度不同,提出针对性的建议,以供政府参考。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