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我国图书出版“快餐”现象分析
【6h】

我国图书出版“快餐”现象分析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 研究概况

1.3研究方法

第2章 图书“快餐”现象的界定

2.1 图内图书出版“快餐”趋势蔓延

2.2“快餐”图书与畅销书的区别

2.3“快餐”图书在图书市场上的表现

2.3.1恶性跟风模仿图书

2.3.2 粗制滥造图书

2.3.3图名为利图书

2.3.4庸俗媚俗图书

2.3.5 盗版伪造图书

第3章 图片出版“快餐”现象特点及其影响

3.1图书出版“快餐”特点

3.1.1抢时间、跟风赶潮多

3.1.2质量差、内容错漏多

3.1.3少创新、同质内容多

3.1.4翻新快、涉及种类多

3.1.5卖书号、披着“合法”出版外衣多

3.1.6 找噱头、华而不实装帧多

3.1.7善迎合、内容格调低多

3.2图书出版“快餐”现象产生的影响

3.2.1扰乱民众思想,挫伤民众对图书阅读的热情

3.2.2 影响了我国图书出口,严重制约正规出版业的发展

3.2.3 内容低俗庸俗,阻碍先进文化的传播

第4章 图书出版“快餐”产生的根本原因

4.1 图书出版“快餐”产生的主观原因

4.1.1经济利益的巨大诱惑

4.1.2作者队伍的急功近利

4.1.3 编辑团队的素质下滑

4.2图书出版“快餐”产生的客观原因

4.2.1管理制度缺失、监管打击不力

4.2.2大众认知不高,公德意识弱化

4.2.3“浅阅读”现象突显

4.2.4 社会浮躁和功利性与日俱增

第5章 解决图书出版“快餐”的对策

5.1 严格管理图书市场,打击出版“快餐”现象

5.1.1 严格图书市场准入标准,抬高出版业界门槛

5.1.2加强图书市场监管,重拳打击非法出版行为

5.1.3 建章立制,完善出版法律制度

5.2 推动图书市场“软强制”遏制出版“快餐”现象

5.2.1建立出版行业协会,实现行业的全面自律

5.2.2 实现协会管理的监控,实现行业协会的长效发展

5.3 提升出版行业整体素质,助力全民阅读

5.3.1适应形势,实现全方面创新

5.3.2专业编辑人才培养,提高精编细作能力

5.3.3 整合有限资源,形成自己的优势和特色

5.3.4转变出版利润考核指标,实现社会效益最大化

5.3.5 树立优秀出版者典型,表彰激励经典作品

5.3.6政府提供帮扶,完善城乡图书公共设施建设

"#

参考文献

致谢

+,-./012?3456

展开▼

摘要

图书是由小说类、科教类、人文社科类图书、经营管理类图书、育儿类图书、生活励志类图书和其它综合性读物所组合成的集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于一体的商品。
  随着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网络媒体的兴起,人们对获取信息快捷化、功利化的渴望日益凸显。信息渠道渐趋多元化,传统的纸质书刊等文化载体面临着巨大的冲击,从种类各异的青春文学、玄幻著作等新式体裁到种类繁多的名著缩写本和经典图书的恶搞与调侃,从快节奏的娱乐流行时尚到新兴网络时代造就的疯狂调侃、搞笑,“快餐文化”早已渗透到人类社会和生活各个环节。
  “快餐文化”的主要表现形式就是图书出版的“快餐”现象。何谓“图书出版快餐”?
  简单来说,它是以最快的速度、最短的时间,编纂出版内容同质或相近,文化内涵、审美情趣和留存价值不高,停留在人们手上的时间很短,读后给人印象不深或有害的“垃圾图书”。“垃圾图书”的出现是功利性和社会浮躁心态的综合体现,它既浪费了我国有限资源,制约了出版业的健康发展,又极大的阻碍了社会文明的进步。它对人们的物质文化需求和整个社会的精神生活没有提高的作用,对读者的价值取向的形成以及先进文化的传播产生较大的不利影响,在一定程度上起着误导读者的负面作用;
  解决我国图书出版过乱过滥等问题,深刻分析“图书快餐”的成因、表现形式及规律特点势在必行,因为只有寻找到解决这一问题的具体对策,才能够为图书市场健康有序发展营造一个良好环境。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