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基层公务员素质能力提升的路径选择
【6h】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基层公务员素质能力提升的路径选择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第1章 导 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论文研究的目的和理论、现实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内研究现状

1.3.2 国外研究现状

1.4 论文内容、研究方法、创新和不足之处

1.4.1 论文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创新和不足之处

第2章 新型城镇化与基层公务员素质能力及其关系

2.1 新型城镇化

2.1.1 城市化的一般理论

2.1.2 我国新型城镇化道路的形成过程

2.1.3 新型城镇化的内涵和特点

2.2 基层公务员素质能力

2.2.1 基层公务员的界定

2.2.2 基层公务员的素质能力

2.2.3 基层公务员素质能力提升的理论依据

2.3 新型城镇化与基层公务员素质能力的关系

2.3.1 基层公务员素质能力高低影响新型城镇化的速度和质量

2.3.2 新型城镇化快速发展迫使基层公务员提升素质能力

第3章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基层公务员素质能力现状及困境分析

3.1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基层公务员素质能力现状及问题分析

3.1.1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基层公务员素质能力现状

3.1.2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基层公务员素质能力存在的问题分析

3.2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基层公务员素质能力提升的困境分析

3.2.1 缺乏正确的观念

3.2.2 与新型城镇化发展要求脱节

3.2.3 缺乏有效的保障

3.2.4 管理制度不健全

3.2.5 缺乏相应的评估体系

第4章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基层公务员素质能力提升的路径选择

4.1 树立正确的观念

4.1.1树立正确的公共部门人力资源开发观念

4.1.2 正确认识社会发展规律和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政府管理的目标和要求

4.2 符合新型城镇化的发展要求

4.2.1 新型城镇化要求基层公务员具有更高的基本素质

4.2.2 新型城镇化要求基层公务员具有更高的服务意识和服务水平

4.2.3 新型城镇化要求基层公务员具有更强的公共危机处理能力

4.2.4 新型城镇化要求基层公务员具有更强的时代感和学习创新能力

4.3 强化各项保障

4.3.1 法律保障

4.3.2 财政保障

4.3.3 组织保障

4.3.4 动力保障

4.3.5 结果保障

4.4 完善相关管理制度

4.4.1 公共部门内部管理制度的完善

4.4.2 公务员制度的完善

4.5 采取外部施压培训提升与自身激励主动开发提升相结合的模式

4.5.1 外部施压培训提升

4.5.2 自身激励主动开发提升

4.6 对效果的评估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硕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展开▼

摘要

城镇化是未来一段时期内拉动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我国正大力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发展,未来一段时期都将处于新型城镇化快速发展的阶段。城镇化快速发展带来经济红利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奋斗在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一线的基层公务员需要经常接触并解决这些问题,这对基层公务员的素质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据国家公务员局的统计数据,截止到2012年底,我国公务员人数已达到708.9万人,其中基层公务员占到公务员总数的60%以上。当前我国基层公务员在知识结构、工作能力、思想作风、心理素质等方面还存在着许多与时代发展不相适应的地方。为了更好的处理新型城镇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促进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加强基层公务员队伍建设,提升其素质能力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
  基层公务员素质能力的提升要结合时代发展的背景,探索新型城镇化对基层公务员素质能力提出的新要求,有针对性的进行培训提升。论文阐述了新型城镇化道路的形成过程、特点和内涵,分析了基层公务员素质能力现状及存在问题,通过探讨新型城镇化与基层公务员素质能力的关系,总结出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基层公务员素质能力提升的矛盾困境。在人力资源开发相关理论的指导下,结合新型城镇化发展要求,提出了基层公务员素质能力提升的路径,即通过树立正确的观念、符合新型城镇化的发展要求、强化各项保障、完善相关管理制度、采取外部施压培训开发与自身激励主动开发相结合的模式。对基层公务员素质能力提升的效果进行评估,对比预期收效,找出不足和差距,以改进相关提升方案、方法。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