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两晋之际诗歌研究
【6h】

两晋之际诗歌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引言

第1章 两晋之际的社会背景与诗歌创作

1.1 两晋之际的政权更迭

1.2 两晋之际的世风变化

1.3 两晋之际的士人心态及走向

1.4 两晋之际诗歌概述

第2章 爱国诗歌

2.1 黍离之痛

2.2 慷慨之音

2.3 无奈之叹

第3章 游仙诗歌

3.1 仙境之游

3.2 列仙之趣

3.3 坎壈咏怀

第4章 山水诗、爱情诗及其他

4.1 山水诗探析

4.2 爱情诗探析

4.3 闲适诗探析

4.3 赠答诗探析

第5章 两晋之际诗歌纵论

5.1两晋之际诗歌与建安诗歌

5.2两晋之际诗歌与正始诗歌

5.3两晋之际诗歌与太康诗歌

5.4两晋之际诗歌与东晋玄言诗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一、学术论文

展开▼

摘要

两晋之际文学是两晋文学的重要一环,在内容与诗风上,不仅与建安慷慨之音、正始遥深之旨、太康繁缛之貌一脉相承,而且还进一步地开阔了东晋玄言诗之道路。
  同时,两晋之际文学又具有其鲜明的特征,是两晋之际战乱、分裂时代环境的产物。敏感的诗人们时时刻刻都在感受着国破家亡、生离死别之痛楚,也由此形成了他们对待人生的三种态度,一种是意在提高生命的质量,及时勉励与建功立业;一种是延伸生命的长度,求仙访道与归顺自然;还有一种是增加生命的密度,及时行乐与享受生活。前一种人生态度落之于诗歌内容上便是表现亡国的痛楚,祸福的无常,命运的难卜,生命的短暂,人生的无奈;第二种人生态度是对第一种人生态度所形成的悲怆基调的超脱,落之于诗歌内容上便是服食求仙,隐逸访道;第三种人生态度则是对前两种人生态度的有限性的补偿,反映在诗歌中便是纵情山水,闲适享乐。故此时期形成了三种主要诗歌主题,即生死主题、游仙主题与山水主题。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