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张辉、张高平叔侄强奸案诉讼问题的法理分析
【6h】

张辉、张高平叔侄强奸案诉讼问题的法理分析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引言

第1章 案例基本情况

1.1 案情简介

1.2 裁判理由

1.2.1 一审认定的事实以及裁判理由

1.2.2 二审认定的事实以及裁判理由

1.2.3 再审认定的事实以及裁判理由

第2章 取证行为的规范化分析

2.1 取证行为的立法解读

2.1.1 新刑事诉讼法对证据以及取证行为进行了修订

2.1.2 刑法和刑事诉讼法对违法取证行为进行了规定

2.2 本案中取证行为的规范化分析

2.2.1 取证主体合法

2.2.2 取证行为的客体不符合法定形式

2.2.3 取证程序不符合规范

2.2.4 取证技术不具有科学性

2.3 加强取证行为规范化的思考

2.3.1 完善刑讯逼供罪

2.3.2 强化取证过程中的人权保障

2.3.3 提高取证主体的素质

2.3.4 提高侦查技术手段

第3章 刑事案件裁判的证明标准

3.1 刑事案件裁判证明标准的立法解读

3.2 本案裁判是否达到证明标准

3.2.1 合理怀疑是否排除

3.2.2 是否坚持“疑罪从无”

3.3 对刑事证明活动规范化的思考

3.3.1 将印证和自由心证证明模式相结合

3.3.2 摒弃“口供中心主义”

第4章 刑事疑案的处理

4.1 刑事疑案的处理原则解读

4.1.1 坚持无罪推定,抛弃有罪推定

4.1.2 坚持疑罪从无,抛弃疑罪从轻

4.1.3 坚持司法独立,淡化公检法协作方式

4.1.4 塑造法治权威主义,抛弃司法工具主义

4.2 本案处理所遵循的原则

4.3 刑事疑案处理的规范化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随着社会的进步以及经济的持续发展,社会主义法治建设也在如火如荼的进行着。但是从近几年被曝光的几起冤假错案来看,我国的司法实践领域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许多地方亟需完善,比如如何改善律师的诉讼地位,发挥其在预防冤假错案的作用;我国的相关立法不够细致等。这些都引起了全社会以及政府的高度重视,尤其是冤假错案的发生,更是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最近,政法委、最高人民检察院和最高人民法院都出台了关于预防冤假错案的意见。可见,如何更好的预防冤假错案仍然是我国司法界要重点研讨的课题。当然,无论是理论界,还是司法实践部门一直都在研究我国冤假错案发生的原因及其预防的措施,并且取得了一些理论成果,进行了一些相关改革。新《刑事诉讼法》的出台就体现了我国在司法体制上的完善。本文是以浙江叔侄案为例,通过研究本案中反映出的种种问题,结合我国的国情,分析我国发生冤假错案深层次的原因。从各个方面提出一些建设性的改革意见,期望能对我国的司法制度改革带来一点启示。
  本文一共分为了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介绍了浙江叔侄案的经过以及关于本案的裁判理由,为后文以此案为例展开论述奠定了基础。第二部分是结合本案对取证行为进行规范性分析,研究如何规范取证行为,提出完善刑讯逼供罪、强化取证过程中的人权保障意识、提高取证主体素质等建议。第三部分对本案的刑事证明标准的立法标准进行解读,探寻本案是否达到了证明标准,提出要从印证模式上和摒弃“口供中心主义”两个方面来严格刑事证明标准。第四部分则是研究刑事疑案的处理原则,分析本案的处理方法,最后从公检法、律师、社会三个角度提出冤案的防范建议。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