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论新世纪女作家乡土小说中的性别意识
【6h】

论新世纪女作家乡土小说中的性别意识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引言

(一)相关概念的界定与阐释

1.乡土小说

2.女性写作与性别意识

(二)新世纪女性乡土小说研究现状

1.将女性作家作品作为新世纪乡土小说的一个组成部分进行研究

2.对于女性乡土小说作家的个人研究

3.在对新世纪女作家的创作梳理中提及女性乡土小说

4.对新世纪女作家乡土小说的整体研究

(三)将性别意识纳入乡土小说研究领域的意义

第1章 女性写作在世纪之交的悄然转向

1.1 性别意识与乡土小说的融合

1.2 时代的召唤与言说的自觉

1.2.1 社会转型时代的要求

1.2.2 女性文学的自身发展

1.2.3 女性作家表达的渴望

第2章 从“他塑”到“自塑”——乡村女性形象的塑造

2.1 理想回归现实

2.1.1 形象塑造的“内倾”眼光

2.1.2 走进人物内心世界

2.1.3 关注日常生活

2.2 角色的转换——由“配角”到“主角”

2.2.1 历史中的女性

2.2.2 社会转型期的乡土女性

2.3 性别意识觉醒的艰难

2.3.1 根深蒂固的传统文化认同

2.3.2 商业化浪潮下乡土女性面临的新困境

2.3.3 困顿中的艰难觉醒

2.3.4 性描写与性别意识

第3章 重新审视两性关系——性别意识表达的崭新特质

3.1 重新审视男性群体

3.1.1 丰富复杂的乡土男性形象

3.1.2 男性生存的焦虑与尴尬

3.2 对两性关系的深层探索

3.2.1 乡土领域两性关系的重新建构

3.2.2 两性和谐的祈愿

3.3 人道主义精神与女性立场的同构:性别意识的精神内核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展开▼

摘要

本文以“性别意识”为切入点,通过对新世纪女性作家乡土小说创作状况进行整体性的研究,笔者发现女性乡土小说与男性乡土小说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并且女性写作在新世纪初展现出一种崭新的创作风貌。同时,从女性作家对乡土女性群体内部的自省与男女两性关系的审视中,总结提炼出了女性作家这一时期性别意识的特性,对女性写作的创作现状做出反思。
  上世纪90年代后期,女性主义写作热潮逐渐减退,虽然仍有一些较有影响力的作品问世,但是已经失去90年代上半期的迅猛发展势头与先锋特质。众多女性作家不约而同地将眼光投向乡土大地,开始了全新的创作旅程。女性性别意识开始与乡土小说融合,乡土领域被男作家主导的局面由此打破,女性乡土叙事成为世纪之交一个崭新的创作潮流。女作家们从乡土日常书写、女性历史的重新构建、男女两性关系几个角度出发,对女性文学的转型做出努力与尝试。究其原因,一方面这与中国社会的新变不无关系,另一方面,又缘于女性文学自身发展更新的规律。
  论文对新世纪女作家乡土小说中的女性形象进行了梳理,探究其中显露的女性性别意识。一是理想回归现实。乡村女性因其身份的特殊性,常常出现在男女作家创作的乡土小说中,但与男作家相比,女作家对乡土女性形象的塑造是一种女性群体内部的自我审视,带有一种“内倾”眼光,也更加关注人物的心理变化与日常生活。二是角色的转换——由“配角”到“主角”。以往的乡土小说中,虽然有较多的乡土女性形象,但实际上在男性作家的乡土作品中,男权文化、社会历史问题、农村社会的弊病才是真正的中心内容,女性形象往往只是表现男性性别意识的一种方式。在新世纪女性乡土小说中,乡村女性才成了真正意义上的主角。三是性别意识觉醒的艰难。论文对乡土女性的困境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剖析,直指她们性别意识觉醒的艰难。女作家关注女性命运,也不回避女性群体内部存在的问题,是这一时期女性乡土小说创作的亮点。
  女作家不仅仅关注乡土女性的命运,也将较多的笔墨投诸男性形象的塑造。作为性别意识重要内容之一的两性关系书写也呈现出崭新特质。笔者在梳理其作品中的男性形象与两性关系的过程中发现,新世纪以来很多女性作家已日渐走出自我的圈子,有了人道主义的眼光,视野趋向开阔。女性立场与人道主义精神相结合,成为新世纪女性乡土小说性别意识的精神内核。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