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漆斑菌(Myrothecium sp.)化学成分研究及天然产物绝对构型的鉴定
【6h】

漆斑菌(Myrothecium sp.)化学成分研究及天然产物绝对构型的鉴定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化合物结构

目录

第一章 漆斑菌的研究概况

引言

1.1 漆斑菌的主要类群及生态分布

1.2 漆斑菌的次级代谢产物研究进展

第二章 漆斑菌次级代谢产物研究

2.1 前言

2.2 仪器与试剂

2.3 漆斑菌的固体发酵培养

2.4 次级代谢产物的提取分离与纯化

2.5 化合物的波谱数据

第三章 理论计算方法在天然产物绝对构型研究中的应用概况

引言

3.1 天然产物的手性

3.2 天然产物绝对构型鉴定的实验方法

3.3 天然产物绝对构型鉴定的理论方法

第四章 六个天然灰色菌素(Griseusins)类化合物绝对构型鉴定

4.1 计算方法介绍

4.2 计算结果与讨论

第五章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部分化合物的NMR谱图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展开▼

摘要

本文对漆斑菌化学成分及天然产物绝对构型的鉴定进行了研究。筛选得到的漆斑属真菌(Myrothecium sp.)32302是从程海样品中分离出的一株具有很强的抗真菌活性的真菌。经过固体发酵后,将其培养基的乙酸乙酯萃取层分离纯化,采用多种现代柱色谱层析法,包括硅胶柱色谱法、凝胶Sephadex LH-20色谱、ODS反相色谱、中压液相色谱及循环半制备高效液色谱相等技术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1D/2D-NMR)进行结构鉴定,共鉴定14种化合物。同时,对六个具有良好生物活性的天然产物进行了绝对构型鉴定。在B3LYP/6-311++G(2d,p)//PCM/B3LYP/6-311++G(2d,p)的基组下进行旋光和电子圆二色性的计算。实验结果发现:早期报道的该系列化合物结构并非能量最低。通过对计算预测的旋光OR和圆二色谱ECD与实验数据进行比较,最终得到4个能量较低的结构。传统上,只有立体手性中心的构型相反时,如从(R)变到(S),ECD谱线才会出现相反的变化。该研究是第一次发现Griseusin芳香环上羰基位置的不同(平面结构变化)导致ECD光谱线出现相反的变化,而不是手性中心变化导致ECD光谱线出现相反的现象。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