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基于功能化石墨烯电化学传感器的构建及其生物分析应用研究
【6h】

基于功能化石墨烯电化学传感器的构建及其生物分析应用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第1章 绪 论

1.1电化学传感器的概述

1.2石墨烯的功能化

1.3功能化石墨烯在电化学传感器中的应用

1.4电化学传感器测定药物的前景

第2章 毛细管电泳-功能化石墨烯修饰电极检测5-羟色胺和酪胺酸

2.1 前言

2.2 实验部分

2.3结果与讨论

2.4 结论

第3章 制备以纳米金/石墨烯为基底的葡萄糖传感器

3.1 前言

3.2 实验部分

3.3结果与讨论

3.4结束语

第4章 基于功能化石墨烯材料的P4501A2酶药物代谢

4.1引言

4.2 实验部分

4.3 结果与讨论

4.4结束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期间已发表和待发表论文

展开▼

摘要

电化学传感器是指在电极和电解液异相相接的界面上,因电荷的迁移而发生的电极反应,从而将响应信号转化为电信号的化学传感器。电化学传感器在分析检测领域逐渐成为重要的检测技术,因其具操作简便、选择性高、分析速度快、价格低廉、并且可进行在线分析等传统分析方法不可比拟的优势,已经在药理学、环境、食品、医药研发、农业、发酵工业生产等领域得到了高度的关注和广泛的应用。自2010年,And re Ge im和Konstantin Novoselov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国内外对石墨烯倍受关注。本论文制备了石墨烯及功能化石墨烯杂化材料,并探究了其在电化学传感器制备中的应用。主要研究了石墨烯及其功能化复合物作为电极材料在毛细管电化学发光、葡萄糖生物传感器和P450酶生物传感器制备中的应用,实现了对5-羟色胺和酪胺酸、葡萄糖、以及非那西丁的测定。全文共分为四章:
  第一章:简要介绍了电化学传感器的实际应用,综述了在电化学传感器以石墨烯修饰电极的研究进展。
  第二章:通过将三(2,2'-联吡啶)钌(Ru(bpy)32+)结合2,2-连氮基-双(3-乙基苯并噻唑-6-磺酸)(ABTS)功能化的石墨烯,并且成功的固定在电极表面,制备了一种具有高稳定性电致发光电极。Ru(bpy)32+与 ABTS功能化的石墨电极之间的结合除了π-π电子的共轭作用外,还有静电作用力。连有毛细管电泳的电化学发光(EC L)传感器被用于检测酪氨酸和5-羟色胺,利用它们对Ru(bpy)32+/三丙胺(TPA)体系产生淬灭效应的。在经过对毛细管电泳分离和 ECL检测条件进行优化后,这种淬灭机制得到了证实。在信噪比为S/N=3时,针对酪氨酸和5-羟色胺的检测线分别为0.1μM和0.02μM。此种方法将来可被用于检测小肠癌患者中血液内的酪氨酸和5-羟色胺。
  第三章:通过制备聚二烯二甲基氯化铵(PDDA)功能化石墨烯(G),使其表面带正电,与带负电的纳米金(AuNPs),进行静电自组装,制得AuNPs/G。为了验证这种材料的应用性,将其修饰到玻碳电极上,以葡萄糖氧化酶(GO D)作为模板。将制备的G/AuNPs/GOD/GC E作为葡萄糖传感器,其平均电子转移速率为1.64 s-1。制备的葡萄糖传感器对葡萄糖的响应范围是1~9 mM,检出限为0.1 mM(S/N=3)。这种传感器能够有效的排除一般共存化合物的干扰,并且可以对血清样品进行测定,其回收率为在95.7%~107.6%。因此,可以说明G/AuNPs杂化材料为GOD提供了优良的导电性和适宜的微环境,这也为固定其他的酶或蛋白质提供一种有利的平台。
  第四章:本章主要是将P450酶固定在修饰电极上。通过制备以阳离子聚丙烯酰胺功能化的石墨烯材料,利用材料的物理化学性质固定P4501A2酶,从而研究对药物的代谢。制备的CYP1A2/CPAM-G/GCE的对非那西丁响应的灵敏度为1.333μ A(μ mo l/L)-1 cm-2,检出限5.57μ mol/L。同时,构建的CYP450酶电化学传感不仅具有评价药物相互作用的潜能,而且还能为体外构建其他生物分子体系提供参考价值。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