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中国当代艺术中的超现实主义图像
【6h】

中国当代艺术中的超现实主义图像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序言

一、论文研究的缘由与意义

二、论文研究的现状述评及研究方法

三、论文的主旨及基本观点

第一章 作为风格流派的超现实主义与作为图像意味的超现实主义

第一节 作为风格类型的超现实主义

第二节 作为图像意味的超现实主义

第二章 中国当代艺术中的超现实主义图像

第一节 中国当代艺术中的超现实主义图像的研究对象

第二节 超现实主义倾向在中国当代艺术三个时期中的不同表现

一、理想主义时期

二、民族自觉与样式化时期

三、多元化与商业化时期

第三章 艺术中的超现实主义图像意味的几种状态类型

第一节 含蓄的批判性叙事(反讽与批判)——具象绘画

第二节 趣味性叙事(展示与推广)——强调形式的具象绘画

第三节 意境化叙事(深思与抒情)——强调表现的具象绘画

第四节 非叙事(解构与重构——综合媒介与行为艺术)

第四章 走向日常感觉的超现实意味的自觉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声明

展开▼

摘要

于1920年至1930年间盛行于欧洲文学及艺术界中的超现实主义(surrealism),是开始于法国的艺术潮流,历史背景来源于达达主义。其理论背景为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和帕格森的直觉主义。强调直觉和下意识。给传统对艺术的看法有了巨大的影响。也常被称为超现实主义运动。超现实主义的理论与实践对后世有着极其深远的影响,尽管今天已经几乎没有艺术家宣称自己是超现实主义艺术家,但仍然可以在大量的艺术作品,尤其是当代艺术作品中看到明显的超现实主义因素。为了查明究竟是什么样的力量让超现实主义的图像语言具有如此强大的生命力,以及这种力量在中国当代艺术中起到的作用,特选择1979年以来的中国当代艺术中具有超现实主义图像意味的作品为对象,进行文化的分析和研究,整理超现实主义图像在中国当代艺术中的发展脉络和表现类型,从而为中国当代艺术的进一步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