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中国共产党对传统文化的态度演变及经验研究
【6h】

中国共产党对传统文化的态度演变及经验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引言

1.选题的研究意义

2.国内外研究现状

3.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4.创新之处与不足之处

5.相关概念界定

第1章 中国共产党对传统文化的批判与潜存

1.1 中国共产党对传统文化态度的表现

1.2 中国共产党对传统文化态度的成因

1.3 中国共产党对传统文化态度的评析

第2章 中国共产党对传统文化的扬弃与超越

2.1 中国共产党对传统文化态度的表现

2.2 中国共产党对传统文化态度的成因

2.3 中国共产党对传统文化态度的评析

第3章 中国共产党对传统文化的误判与否定

3.1 中国共产党对传统文化态度的表现

3.2 中国共产党对传统文化态度的成因

3.3 中国共产党对传统文化态度的评析

第4章 中国共产党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创新

4.1 中国共产党对传统文化态度的表现

4.2 中国共产党对传统文化态度的成因

4.3 中国共产党对传统文化态度的评析

第5章 中国共产党对传统文化态度演变的历史教训和经验总结

5.1 中国共产党对传统文化态度演变的历史教训

5.2 中国共产党对传统文化态度演变的经验总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后记

声明

展开▼

摘要

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最本质、最内在精神品质的时代展现。对传统文化的态度,既表现出一个政党对历史的态度、现实的思考,还关乎其对未来发展的定位。随着中国共产党登上中国历史舞台,如何对待传统文化的问题一直是中国共产党文化事业建设的重点关注领域,也是检验一个政党先进性的重要标准。梳理中国共产党对传统文化态度的演变历程,业已成为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思想史研究的前沿课题。
  本文基于思想史视野,对中国共产党的传统文化态度进行了主要的历史分期,即1921-1937年、1937-1956年、1956-1978年、1978之后四个阶段,从思想、政策、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三个层面窥探其态度表现,分析不同时期态度产生、转变的历史原因,并进行简要评析。最后鸟瞰中国共产党对传统文化态度的演变过程,明晰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忠实传承者和弘扬者的特殊使命,辩证看待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之间的关系,推动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发展。第一阶段中国共产党迫于形势,对传统文化展开批判和否定,但也在一些层面表现出对传统文化态度的潜存;第二阶段,由于马克思主义科学方法论的传播与抗战的需要,我党吹响了批判继承传统文化的号角;第三阶段,我党的误判导致了对传统文化认识的偏颇与否定,给国家和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灾难;第四阶段,我党端正思想路线,循着科学的指针,逐步踏上继承、扬弃和创新传统文化的新征程。纵观历史的嬗变,中国共产党对传统文化的态度历经波折却仍一往无前,而每个阶段态度的转变和形成与前一阶段态度密不可分,均为主观需要和客观需求的直接显现。中国共产党在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上应认真吸取历史教训,避免文化自负和文化自卑心理的产生,防止模糊学术与政治的界限,切忌传统文化认知中的形而上学,勿要丢失文化基因。鉴于此,中国共产党要不断完善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构建和谐共存的文化格局、在思想政治教育中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准确定位传统文化在治国理政中的地位和作用,从多个维度扮演好传承者和弘扬者角色。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