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环境因素及几何受限对DNA凝聚影响的模拟研究
【6h】

环境因素及几何受限对DNA凝聚影响的模拟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第一个书签之前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研究背景及意义

1.2国内外研究现状

1.3本文的研究目的与研究内容

1.3.1研究目的

1.3.2研究内容

1.4论文创新及特色

2 理论模型及算法

2.1理论模型

2.1.1蠕虫链模型

2.1.2 DNA分子凝聚模型

2.2算法

2.2.1随机数与伪随机数

2.2.2蒙特卡洛模拟方法

2.2.3抽样统计方法(Metropolis判据)

3 拉力作用下温度对DNA凝聚影响

3.1引言

3.2理论模型

3.3结果与讨论

3.3.1拉力作用下温度对DNA凝聚影响

3.3.2拉力作用下温度对DNA去凝聚影响

3.4本章小结

4 几何受限下排空效应对DNA凝聚影响

4.1引言

4.2理论模型

4.3结果与讨论

4.3.1球形受限拥挤状态下的DNA凝聚相变过程

4.3.2胶囊受限拥挤状态下的DNA凝聚相变过程

4.4本章小结

5 总结以及展望

5.1总结

5.2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展开▼

摘要

DNA分子作为生物界中的重要遗传物质,其性质一直以来都备受关注。目前实验表明,诸如温度、拥挤效应对DNA分子相关性质影响显著。例如,温度升高能够促进DNA凝聚,拥挤效应可以直接导致DNA凝聚。但是温度对DNA凝聚促进作用的机制及拥挤效应对高价反离子导致的DNA凝聚过程影响均有待于进一步认识。鉴于此,利用蒙特卡洛模拟方法,开展以下工作: (1)温度对DNA分子凝聚过程的影响。将温度对DNA分子驻留长度的影响整合到DNA分子凝聚的强关联模型中,探究温度对DNA凝聚单分子实验过程的影响,得到与单分子实验吻合的结果。拉力较小时,DNA发生凝聚过程,随着温度升高DNA凝聚越来越紧凑。 (2)在de Gennes 和 Odijk交叉区域系统地研究了拥挤效应对DNA凝聚过程的影响。利用DNA凝聚强关联模型表征DNA分子,与球状粒子受限于形状因子不同的受限空间,结果表明,拥挤效应显著促进DNA凝聚过程,球形受限的情况下,随着球形粒子体积分数增加,DNA分子由最初的线团状态逐步凝聚为面包圈结构,进一步转变为棒状结构,最后完全凝聚,而且临界体积分数与球形粒子直径呈正比;随着形状因子增加,在胶囊形受限体系中,拥挤效应对DNA凝聚的促进作用较为复杂,一旦形状因子大于1.6,随着体积分数的增加,DNA由完全凝聚状态逐渐转变为棒状结构,主要源于球形粒子重排,导致实际受限空间尺寸满足Odijk条件,从而促使完全凝聚DNA转变为棒状结构;对于恒定半径的情况,临界体积分数反比于形状因子,而恒定长度的情况下,临界体积分数正比于形状因子。

著录项

  • 作者

    辜凌云;

  • 作者单位

    贵州师范大学;

  • 授予单位 贵州师范大学;
  • 学科 计算物理及数值分析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周勋,刘艳辉;
  • 年度 2018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 关键词

    环境因素; 几何; DNA; 凝聚;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