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空间理论下《木鱼歌》中吕金功的身份认同研究
【6h】

空间理论下《木鱼歌》中吕金功的身份认同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第一个书签之前

摘 要

Introduction

An Introduction to Ruthanne Lum McCunn and Wooden

Literature Review

Study on Ruthanne Lum McCunn and Wooden Fish Songs

Chapter Two

Social Space and Identity

Chapter Three

The Third Space: Ideal Identity Destination

Conclusion

贵州师范大学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展开▼

摘要

作为美国80年代新兴的华裔女作家之一.林露德虽然不像同时期的其他华裔美国小说家如汤婷婷,谭恩美那样广为人知,但她的小说却有着自己的特色。她致力于书写华人移民的真实传奇经历,描绘他们的勤劳、勇敢、智慧和艰苦创业的历程,为他们不朽的人生树碑立传,让人们看见他们对美国历史和社会的贡献。 她的小说《木鱼歌》取自美籍华人果树专家吕金功的真实事迹,生动再现了他跨越中美地理时空的迁徙。吕金功一生跨越中美大陆与美国南北两个大洲,不同的空间体验与文化交流的碰撞使他陷入身份的认同的困境。小说中林露德借由三个来自不同地域空间且拥有不同文化背景的女性叙述吕金功一生,吕金功自始至终都没有发出自己的声音,这样刻意的消音暗示了他在身份识别上的困惑。本文将在空间批评的视域下对《木鱼歌》中人物的身份问题进行研究,通过分析三种空间形式在文本中的具体体现来探究小说中主人公吕金功的身份认同问题。 本论文共分为导论、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 导论部分介绍了研究背景,林露德和她的作品《木鱼歌》,阐明了本文的研究意义,综述了国内外对作者及其小说的研究现状,并简要概述了空间理论和身份认同研究。 作为论文的主干部分,第一、二、三章以空间理论为依据,在文本细读的基础上分别从地志空间、文化空间以及第三空间三个方面探讨了小说中的主人公吕金功所面对的身份困惑,身份危机与以及对新身份的追寻。 通过三章的论证,论文的最后一个部分对全文进行了概括总结。通过分析不同的空间与人物身份的联系,文章指出空间建构是体现人物身份认同的一种重要方式,人物在不同的空间中会产生对自身文化属性和身份认同的困惑与追索。在《木鱼歌》中,林露德将吕金功的身份认同焦虑借助不同的空间呈现了出来,表达了她对处在两种不同文化中的边缘人生存状况的担忧,并且期待社会对他们的包容与认可。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