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在结肠镜下的观察和中医证型的研究
【6h】

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在结肠镜下的观察和中医证型的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前言

对象与方法

1 临床资料

2 病例选择标准

3 分组用药和疗程

4 观察项目

5 疗效评定

6 统计学处理

结果

1 总体疗效判定

2 UC患者组内及组间治疗前后症状及体征积分比较

3 UC患者组内及组间治疗前后肠镜表现程度比较

4 UC患者镜象辨证和中医传统辨证符合情况统计

5 UC患者相符组和不符组治疗情况统计

理论讨论

1 祖国医学对溃疡性结肠炎的认识及病因、发病机制的探讨

2 西医学对溃疡性结肠炎的病因及发病机制的认识

3 镜象辨证的机理及临床意义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展开▼

摘要

目的:本课题通过结肠镜观察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在病变部位的表现,进行中医辨证分型(简称镜象辨证),探讨镜象辨证与传统中医辨证的相关性,评价镜象辨证的临床意义与可行性,为中医药治疗UC提供新的实验依据。 方法:2006年4月至2006年12月期间在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肛肠科门诊或住院的患者中选取符合溃疡性结肠炎的西医诊断标准的病例60例。依据病人就诊时间的先后顺序,采用随机数字表将病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镜象辨证进行分型,对照组采用传统中医辨证进行分型。两组在治疗前及治疗后3d内进行电子肠镜检查。比较两组组间及组内的治疗前后的差异来探讨和评价镜像辨证治疗UC的可行性。 结果:1.治疗组30例中,完全缓解、显效、好转、无效、分别为6例、12例、9例、3例,总有效率90.0%;对照组分别为4例、15例、7例、4例,总有效率86.7%,经Raddit分析,结果显示治疗后两组疗效无显著性差异(P>0.05)。 2.临床观察结果显示,UC患者治疗前后症状及体征积分比较,治疗组和对照组在治疗效果上无显著性的差异(P>0.05),但两组(疗前-疗后)症状及体征积分比较表明,(疗前-疗后)症状及体征积分的差异均在α=0.05水准上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 3.治疗前后肠镜表现程度比较结果显示,治疗组和对照组在治疗效果上无显著性的差异(P>0.05),但两组(疗前-疗后)肠镜积分比较表明,(疗前-疗后)肠镜积分的差异均在α=0.05水准上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 4.UC患者镜象辨证和中医传统辨证符合情况统计显示,两组辨证符合的情况无明显差异(P>0.05)。 5.UC患者相符组和不符组治疗情况统计,相符组和不符组的总有效率有显著差异(P<0.05)。 结论:1.镜象辨证治疗效果与中医传统辨证治疗效果无明显差异,证明镜象辨证是一种有效的诊断方法。2.镜象辨证与中医传统辨证具有一定的一致性,是一种诊断UC的新途径。3.证明了镜象辨证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和可行性。

著录项

  • 作者

    刘伟伟;

  • 作者单位

    河南中医药大学;

    河南中医学院;

  • 授予单位 河南中医药大学;河南中医学院;
  • 学科 中医外科学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吴存亮;
  • 年度 2007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R259.746.2;
  • 关键词

    溃疡性结肠炎; 镜象辨证; 中医传统辨证;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