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参虫胶囊防治糖尿病模型大鼠视网膜病变作用与机理的研究
【6h】

参虫胶囊防治糖尿病模型大鼠视网膜病变作用与机理的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前言

材料与方法

1实验材料

2实验方法

结果

1各组大鼠一般情况及体重变化

2各组大鼠血糖、尿糖的比较

3各组大鼠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检测结果

4视网膜超微结构的观察

理论探讨

1中医对糖尿病视网膜的认识

2现代医学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认识

3观察指标的选择

4导师的学术思想

5参虫胶囊防治DR的机理探讨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展开▼

摘要

目的:本课题以糖尿病模型大鼠为研究对象,以中医理论为指导,结合现代医学相关研究及实验技术,通过对糖尿病模型大鼠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变化及对糖尿病模型大鼠视网膜超微结构的观察与分析,探寻参虫胶囊防治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的作用。为益气养阴活血中药参虫胶囊的临床治疗DR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选取实验大鼠60只,随机分成空白组10只、造模组50只。造模组均一次性尾静脉注射四氧嘧啶溶液(50mg/kg),复制糖尿病模型。1周后,造模成功者,随机分为模型组、中药组和西药组。模型组、中药组、西药组分别以生理盐水、参虫胶囊、导升明灌服,每日1次,共计5个月。实验期间每月测1次血糖、尿糖与体重。实验结束后处死大鼠,采集标本,进行如下指标观测:①各组大鼠体重变化和血糖变化;②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含量的变化。③电镜下视网膜超微结构的变化情况。 结果:①空白组、中药组、西药组较模型组体重增加明显。中药组大鼠体重增加较模型组明显(p<0.05),西药组大鼠体重增加较模型组明显(p<0.05),中药组大鼠体重较西药组增加明显(p<0.05)。②模型组、中药组、西药组的血糖始终高于空白组(p<0.01)。中药组和西药组的血糖始终低于模型组,差异显著(p<0.05)。模型组血糖水平最高,中药组次之,空白组血糖正常。③中药组和西药组的TNF-α均值高于空白组(p<0.05),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各组组间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④电镜下,空白组大鼠视网膜毛细血管由内皮细胞、周细胞和基底膜构成,内皮细胞和周细胞内染色质分布均匀,细胞器、细胞核形态正常。模型组毛细血管内皮细胞明显肿胀,突向管腔,管腔明显变小,周细胞也可见明显肿胀,线粒体肿胀,基底膜增厚。中药组和西药组病变明显减轻,内皮细胞和周细胞只偶见轻度肿胀,胞浆内细胞器形态基本正常,基底膜偶见轻度增厚。 结论:采用益气养阴活血中药参虫胶囊干预糖尿病模型大鼠,能够降低糖尿病模型大鼠血清中TNF-α的含量,减轻炎症因子在视网膜上的反应,可有效预防糖尿病模型大鼠视网膜病变,减缓病变发展。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