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蝉拟青霉的致病性与生理特性研究
【6h】

蝉拟青霉的致病性与生理特性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摘要

前言

1蝉花与蝉拟青霉

1.1镇静、镇痛、抗疲劳作用

1.2免疫调节作用

1.3改善肾功能

2蝉拟青霉在生防上的应用

材料与方法

1

1.1材料

1.2实验用培养基

1.3试剂、设备及仪器

2实验方法

2.1供试菌种活化

2.2蝉拟青霉生长曲线的制备

2.3酶活力的测定

2.4诱变处理的方法

2.5杀虫实验

2.6产孢量的测定

2.7生长速率的测定

2.8萌发率的测定

2.9耐紫外线实验

2.10蝉拟青霉多糖含量的测定

2.11抗旱实验方法

2.12固体发酵培养方法

2.13不同离子对蝉拟青霉孢子萌发率的影响

2.14磁场对蝉拟青霉生长的影响

结果与分析

1致病性研究

1.1三株蝉拟青霉对蚜虫的致死率

1.2紫外线诱变3L菌株的结果

1.3 3L诱变前后不同菌株致死率的变化情况

1.4诱变前后各菌株蛋白酶和几丁质酶的酶活力

1.5 3L菌株诱变前后生长速率的变化情况

1.6诱变前后萌发率与产孢量变化情况

1.7诱变前后蝉拟青霉多糖含量变化情况

1.8验证筛选实验

2生理特性研究

2.1蝉拟青霉菌株3L的生长曲线

2.2碳源对蝉拟青霉的利用情况

2.3不同氮源对蝉拟青霉生理指标的影响

2.4抗紫外线能力的研究

2.5抗旱性的研究

2.6不同离子浓度对蝉拟青霉萌发率的影响

2.7培养基配方的优化及生产条件探索

2.8生物物理学研究

讨论

(一)蝉拟青霉蚜虫致死率

(二)诱变实验结论

(三)生理特性结论

(四)磁场对蝉拟青霉的影响

发表文章和学术交流情况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紫外线诱变蝉拟青霉对白粉虱致病的影响

原创性声明及关于学位论文使用授权的声明

展开▼

摘要

随着人们绿色健康意识的加强,生物防治的相关研究成为一个热点。昆虫病原真菌作为一种生防制剂已受到极大关注。本课题以蝉拟青霉(PaecilomycescicadidaeMiquelsamson)为供试菌株(标记为3L),以温室中具有刺吸式口器的害虫白粉虱、蚜虫为实验试虫。通过对蝉拟青霉进行UV诱变处理,比较诱变前菌株3L和诱变后菌株M1、M2、M3及M4对白粉虱致死率和生理指标的变化情况,并对数据用SPSS软件中的Pearson双关联法进行相关性因素分析。结果表明:蝉拟青霉的生理指标中多糖含量、几丁质酶活力、孢子萌发率与致死率正向相关显著;生长速度与致死率几乎没有相关性;而产孢量、蛋白质酶活力与致死率呈负相关性。  在生理特性研究中,拓展了蝉拟青霉的抗性研究。测定了蝉拟青霉孢子在不同状态下对紫外线的耐受能力:在干燥的情况下,紫外灯下照射6h萌发率为28.6%,而对照组的玫烟色拟青霉和球孢白僵菌萌发率均为零,蝉拟青霉表现优良的抗紫外线能力;在抗旱性实验中,含有PEG-6000(聚乙二醇-6000)的PPSA培养基中,45%的浓度蝉拟青霉仍能够生长,当达到50%的浓度时培养一个月未见生长。  在离子对孢子萌发率影响的实验中,发现0.02mol/L镁离子、0.002mol/L的锌离子、0.02mol/L的HPO42-和H2PO4-离子对蝉拟青霉的萌发特别有利,并且通过正交实验获得有利于产孢的两个配方,同时还对固体和液体发酵蝉拟青霉的工艺做了初步研究。  另外,在实验中还发现磁场有助于蝉拟青霉营养生长的现象。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