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保肝解毒颗粒对雷公藤多苷致急性肝损伤小鼠NO和TNF-α的影响
【6h】

保肝解毒颗粒对雷公藤多苷致急性肝损伤小鼠NO和TNF-α的影响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前言

材料与方法

1实验材料

1.1实验动物

1.2主要药物与试剂

1.3主要仪器

2实验方法

2.1动物分组方法

2.2给药方法

2.3造模

2.4标本制备方法

2.5指标检测方法

2.6免疫组化染色结果评估标准

2.7统计学处理

结果

1保肝解毒颗粒对雷公藤多苷致急性肝损伤小鼠一般状况的影响

2保肝解毒颗粒对雷公藤多苷致急性肝损伤小鼠血清ALT、AST的影响

3保肝解毒颗粒对雷公藤多苷致急性肝损伤小鼠血清NO的影响

4保肝解毒颗粒对雷公藤多苷致急性肝损伤小鼠肝组织TNF-α的影响

5保肝解毒颗粒对雷公藤多苷致急性肝损伤小鼠肝组织病理形态学的影响

理论探讨

1现代医学对DILI的认识

1.1影响DILI发生的因素

1.2当前肝损伤研究的热点

2雷公藤多苷致小鼠肝损伤的模型评价

3中医学对DILI的认识

3.1中医学对DILI病因病机的认识

3.2中医药防治DILI的研究

4导师关于DILI的学术思想

4.1导师对DILI病因病机的认识

4.2保肝解毒颗粒方义分析及药理研究

5保肝解毒颗粒防治雷公藤多苷致小鼠急性肝损伤机制探讨

5.1保肝解毒颗粒对雷公藤多苷致急性肝损伤小鼠血清ALT、AST的影响

5.2保肝解毒颗粒对雷公藤多苷致急性肝损伤小鼠血清NO的影响

5.3保肝解毒颗粒对雷公藤多苷致急性肝损伤小鼠肝组织TNF-α表达的影响

5.4保肝解毒颗粒对雷公藤多苷致急性肝损伤小鼠肝组织病理形态学的影响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展开▼

摘要

目的:本课题以雷公藤多苷建立小鼠急性肝损伤模型,进一步探究保肝解毒颗粒对药物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和机理、一氧化氮(NO)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在急性药物性肝损伤的作用,为中医药防治肝损伤实验研究和临床治疗奠定基础。 方法:清洁级昆明种小鼠120只,体重18-22g,雌雄各半,随机分为12组,模型组a、组b;保肝解毒颗粒高剂量组a、组b;保肝解毒颗粒中剂量组a、组b;保肝解毒颗粒低剂量组a、组b;甘利欣对照组a、组b:空白对照组a、组b。造模前连续5天给小鼠高、中、低剂量组分别以保肝解毒颗粒21.6g/kg,10.8g/kg,5.4g/kg灌胃,每日一次;甘利欣组以甘利欣胶囊溶于生理盐水配置溶液,剂量为0.075g/kg,0.2ml/10g灌胃,每日一次;模型组及空白组分别以等量生理盐水灌胃。第5次灌胃后禁食12h,将雷公藤多苷片以0.270g/kg剂量配制成混悬液,除空白组外,各组小鼠以0.2ml/10g灌胃一次造模,空白对照组给与等体积生理盐水灌胃。造模后禁食(不禁水)18h处死小鼠并取材。组a检测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组b血清检测一氧化氮(NO),制作组a病理切片观察肝组织病理学变化,采取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组a肝组织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 结果: (1)保肝解毒颗粒对雷公藤多苷致急性肝损伤小鼠血清ALT、AST的影响雷公藤多苷模型组小鼠血清ALT、AST明显高于空白组,有极显著性统计学差异意义(P<0.01)。保肝解毒颗粒各剂量组及甘利欣组血清ALT、AST均较模型组显著改善,有极显著性差异意义(P<0.01)。保肝解毒颗粒高、中剂量组与甘利欣组降低血清ALT的效果相当,无显著性差异意义(P>0.05),中剂量组效果最佳,低剂量组效果次之,明显低于甘利欣组(P<0.01);保肝解毒颗粒高、低剂量组与甘利欣组降低血清AST的效果相当,无显著性差异(P>0.05),中剂量组降低血清AST的效果明显优于甘利欣组(P<0.05)。 (2)保肝解毒颗粒对雷公藤多苷致急性肝损伤小鼠肝组织病理学的影响空白组小鼠肝组织结构完好,肝细胞、肝窦、血管均无异常改变模型组小鼠肝组织病理学改变明显,肝小叶中央静脉扩张,汇管区大量炎性细胞浸润,肝细胞变性坏死严重,肝窦区存在大量红细胞,肝窦间隙扩大、血管充盈。保肝解毒颗粒各剂量组及甘利欣组较模型组有明显改善,中剂量组效果最佳,优于高、低剂量及甘利砍组。 (3)保肝解毒颗粒对雷公藤多苷致急性肝损伤小鼠血清NO的影响雷公藤多苷模型组小鼠血清NO水平明显降低,与空白组比较均有极显著差异意义(P<0.01),甘利欣组与保肝解毒颗粒高、中剂量组均可显著升高小鼠血清NO水平,与模型组比较均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且三者效果相当,无显著差异意义;低剂量组也有升高小鼠血清NO水平的作用,但与雷公藤多苷模型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 (4)保肝解毒颗粒对雷公藤多苷致急性肝损伤小鼠肝组织TNF-α的影响模型组小鼠肝组织TNF-α含量明显升高,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有极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1)。保肝解毒颗粒各剂量干预组及甘利欣组均可明显抑制小鼠肝组织TNF-a的表达,与模型组相比有极显著统计学差异意义(P<0.01);保肝解毒颗粒各剂量干预组与甘利欣组相比,高、低剂量与甘利欣组在抑制TNF-α方面效果相当,无显著统计学差异意义(P>0.05),中剂量组与甘利欣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 结论:(1)雷公藤多苷能够成功诱导小鼠急性肝损伤模型,其机理可能与增强小鼠肝组织TNF-α表达,抑制小鼠血清NO水平有关。(2)保肝解毒颗粒对雷公藤多苷诱导的急性肝损伤小鼠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3)TNF-α致小鼠急性肝损伤重要因子,而NO则具有明显保肝作用。(4)保肝解毒颗粒的保肝作用可能是通过升高小鼠体内NO水平,抑制TNF-α的过度表达,从而改善肝组织血液微循环,加强组织血流灌注,对抗氧自由基活性,抑制脂质过氧化,改善炎症反应,抑制细胞凋亡,减轻肝细胞变性、坏死实现的。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