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合江方竹系统发育与栽培技术研究
【6h】

合江方竹系统发育与栽培技术研究

代理获取

摘要

合江方竹(Chimonobambusa hejiangensis C.D.Chu et C.S.Chao)称大竹、箐竹,属于禾本科(Gramineae)竹亚科(Bamnusoideae)寒竹属(Chimonobambusa)植物。是南京林业大学朱政德和赵奇僧两位教授于1980年发现的笋材两用新竹种,主要分布于分布于四川合江及贵州赤水、习水等地,生于海拔800-1200m的锥栗林或呈小片竹林,原生面积1300余hm2。本文对赤水市宝源乡合江方竹的系统发育地位和生长、栽培技术研究得出以下结论:
  (1)本实验构建了基于ITS分析和psbA-trnH分析的系统发育树。两棵系统发育树同时表明了:?寒竹属不是一个单系类群;?合江方竹不是一个单系类群。
  (2)所测赤水市试验林区土壤为酸性土壤,根据的土壤肥力评价指标,有机质、全N均为丰富水平;碱解氮含量较高,有效磷含量、速效钾含量相对较少。本试验采用了3414回归试验设计进行合江方竹林笋产量的研究,建立了合江方竹笋产量与N、P2O5、K2O的施用量
  之间的肥效模型:y=4496.498+14.70414x1+42.4068x2-23.9382x3-
  0.02593x12-0.6666x22-0.15553x32-0.22248x1x2+0.074042x1x3+0.789401x2x3,其中X1
  为N肥,X2为P2O5,X3为K2O,经F检验,效应模型达极显著水平,表明笋产量和N、P2 O5、K2 O施肥量之间存在显著的二次回归关系。通过频数分析对其进行模拟寻优,可以得出产量大于4490.67 kg·hm-2的推荐施肥方案为 N136.454-236.587g·hm-2; P2 O531.14-54.00kg·hm-2;K2 O55.62-96.435kg·hm-2。
  (3)通过经济效益公式计算,合江方竹林地测土配方施肥具有明显的经济收益,各个处理经济产出大于经济投入,以N2P2K2处理的纯利润最大,为55079元/hm2,其次为N2P1K1处理,为49223元/hm2,产投比在2.21-3.19之间,其中以N2P2K2处理的产投比最大,为3.19,其次为N2P1K1处理,为3.13。N2P0K2处理为最小,为2.21。
  (4)合江方竹的高生长过程划分为初期、盛期、末期。其中盛期历时28d,高生长量占全高的85.6%,日平均高生长量23.4cm,因此在生产上应该加强对此期时竹林的管护,使得幼笋顺利成竹。合江方竹昼夜生长量差异不大,昼生长量10.7cm,占全天生长量的47.1%,夜生长量12cm,占全天生长量的52.9%。高生长最快在2时,最慢在14时和4时左右。
  (5)试验区发笋数量随时间的变化总体呈现“少-多-少”的规律,通过最优分割法(Fisher法)进行聚类分析,将笋期划分为初期、盛期、末期,笋期历时33-42d。笋期变化规律在不同的海拔存在差异,海拔越高的区组,出笋越早,盛期来得早,笋期也结束早;海拔较低区组,出笋较迟,笋期结束得也较晚。施肥试验区与测高计数区退笋均出现在末期,退笋数量随时
  间的变化也呈现“少-多-少”的规律,认为出现退笋是由于笋末期土壤肥力不够、林地土壤硬化及踩笋等因素造成退笋。
  (6)通过对合江方竹营养器官养分分析表明,同一元素在不同器官的含量不同,N元素含量顺序为:笋>叶>箨>枝>秆;P、K元素的含量顺序为:笋>箨>叶>枝>秆,其中N、P、K三种元素在笋中的含量最大。通过测定试验林区合江方竹年生物量可以得出秆的生物量最大,为29.9t·hm-2,其次是笋和枝,叶的年生物量最小,为4.7t·hm-2。
  (7)产量变化规律:施肥试验林区所采笋数目随着采笋时间的变化先迅速上升,盛期产笋最多,然后缓慢下降,呈现“少-多-少”的变化规律,采笋期历时28d;所采得的笋重量随着笋数量的变化也随之变化,总体上笋重量变化规律也为先上升再缓慢下降的过程。施肥试验林区笋产量5.42t·hm-2。

著录项

  • 作者

    马师;

  • 作者单位

    贵州大学;

  • 授予单位 贵州大学;
  • 学科 植物学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苟光前;
  • 年度 2016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竹;
  • 关键词

    合江方竹; 系统发育; 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