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大学》今古本之争的哲学问题研究——以“格物致知”为中心
【6h】

《大学》今古本之争的哲学问题研究——以“格物致知”为中心

代理获取

目录

第一个书签之前

展开▼

摘要

《大学》文本的流变受时代背景的影响,这与儒者应对佛道发展的需要相关,更与诠释者自身的气质密不可分。朱熹上承二程,改订《大学》,成今本《大学章句》,形成了经与传分,“三纲八目”为学入德的路径。其核心是“格物致知”,以达到“即物穷理”“推极知识”的目的。这是朱熹对汉唐以来章句训诂的一大发展,也是他自身理论体系的核心。因而“格物致知”成为了历代《大学》改本无法回避的问题。明代王阳明以个人体悟为出发点,倡议《大学》复归古本,强调“格物致知”之“格心之非”“致良知”,形成与朱熹“外向穷理”不同的“内向用力”。本文以《大学》今古本之争围绕“格物致知”这一中心问题,从朱熹为代表的理学和以阳明为代表的心学的诠释体系争论出发进行哲学分析。 本文共分为三章:第一章对《大学》今古本之争的核心问题“格物致知”的理论依据进行分析,阐释了朱熹与阳明“心”“性”“理”的内涵,涉及到朱熹“性即理”与阳明“心即理”的哲学本体争论;第二章分别对历代学者关于今古本《大学》“格物”说“物”与“格”的阐释进行简要梳理,对朱熹与阳明关于“物”的内涵,“格”的工夫与方向进行阐释比较,指出“即物穷理”与“格心之非”是二者工夫进路最大的不同;第三章亦简要梳理了历代学者关于《大学》“致知”之“知”“致”的阐释,分析了朱熹与阳明“致知”说中“知”的内涵,“致”的工夫等异同,以及指出朱熹与阳明致知说蕴含的“尊德性”与“道问学”的侧重不同。最后进行整体的总结。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