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焦琳《诗蠲》研究
【6h】

焦琳《诗蠲》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第一个书签之前

展开▼

摘要

焦琳是清代著名的教育家,他一生著作较多,但多数著作在日本侵华战争以及后来的“文化大革命”中遭到损毁。他的《诗蠲》一书是清末民初时期的一部综合汉宋之长,融经学思想与文学阐释于一炉的《诗经》研究专著,是传统经学向现代《诗经》学转型过程中的一种有代表性的产物。焦琳在经学的立场下,对《诗经》作了大量的文学阐释,为《诗经》经学与文学的互动做出了贡献。 本论文立足文本,并参考学界已有成果,分为四章对《诗蠲》进行阐释: 第一章,介绍晚清民初《诗》学的发展概况、焦琳生平及其疑古思想。从社会变革、文化政策、学术氛围及个人生平的角度切入,研究焦琳《诗蠲》的成书背景。在晚清民初时期这种内忧外患的社会背景以及“西学东渐”的影响下,焦琳形成了非汉非宋,大胆怀疑《诗序》《集传》,自由立论的疑古思想。 第二章,着重分析《诗蠲》的经学思想。焦琳尊奉孔子为圣人,把儒家经典中的伦理纲常化为内在的信仰与准则。其经学思想主要包括宣扬文王化行之说、提倡温柔敦厚的诗教观、主张诗歌要发情止礼以及批判朱熹的“淫诗”说。 第三章,重点讨论《诗蠲》的文学思想。《诗蠲》虽有经学思想的痕迹,却胜在从情感、审美批评以及艺术手法出发,挖掘《诗经》文学性的一面。焦琳在阐释诗篇时,从《诗经》中人物的内心独白、外在行为、说话语气等表现,化身为诗中人物切身体会他们内心丰富而细腻的情感。焦琳论《诗》还运用了大量的诗评术语,如“少味”、“妙”、“气象”等,这些术语和范畴多有飘忽朦胧、充满张力和弹性的特点,给读者带来了“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审美体验。同时,焦琳在解《诗》过程中注重对字句章法的品评,对诗歌中的篇章结构、字法句法有不少精彩的分析,而且还采用多种修辞手法,包括互文、想象、借景抒情、对面着笔、反衬等,体现了他在解读《诗经》中对章法结构和表达技巧的重视。 第四章,着力探讨《诗蠲》的解《诗》方法。焦琳立足文本去《序》说诗,对诗歌进行详读玩味,以把握诗篇的主旨大意;提出以意逆志,要求在完全理解文本的基础上,以人情常理来迎合诗中之意;以诗解《诗》,以后世诗歌及《诗经》作品注释《诗经》,说明经学与文学之间的密切联系;以俗语说《诗》,以浅易之俗语解读《诗经》中艰涩难懂之语,使阅读者忘理道之艰,而且语言上的亲近更容易拉近人们与《诗经》的距离。

著录项

  • 作者

    陈亚;

  • 作者单位

    贵州大学;

  • 授予单位 贵州大学;
  • 学科 中国语言文学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谭德兴;
  • 年度 2018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 关键词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