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论中国逻辑研究的国际化
【6h】

论中国逻辑研究的国际化

代理获取

目录

第一个书签之前

论中国逻辑研究的国际化

目 录

摘 要

中国逻辑作为逻辑学三大传统之一,于先秦诞生并迅速发展、战国至汉唐有部分学者阐述、唐以降日渐式微,直到

Abstract

绪 论

1 选题背景

2 选题意义

第一,梳理中国逻辑的国内外研究史,对中国先秦思想史有更为清晰的、更多角度的诠释。中国逻辑思想与政治、

3 中国逻辑研究国际化的现状

3.1 国外学者对中国逻辑思想的研究

3.2 国内学者推动中国逻辑研究的国际化

4 研究方法与相关文献

4.1 研究方法

4.2 相关文献

第1章 中国逻辑研究国际化的内涵

1.1 关于中国逻辑的解读

1.1.1 中国逻辑的界定

1.2 关于国际化的解读

第2章 中国逻辑研究国际化的必然性

2.1 心智是涉身的

2.2 抽象概念大多是隐喻的

3.1 欧美国家学者对载有中国逻辑思想古籍的输出与研究

3.1.1 传教士阶段研究

3.1.2 汉学研究时期的“思想”研究

3.1.3 专史翻译研究

3.2 日本对中国古籍的输出、注解研究

3.3 国内早期比较研究

4.1 国外学者再论“中国有无逻辑”

4.1.1 中国无逻辑论

4.1.2 中国有逻辑论

4.2 国外先秦诸子专题研究

4.2.1 墨家研究

4.2.2 名家研究

4.2.3 荀子研究

4.3 国内学者对中国逻辑思想的传播与研究

第5章 21世纪中国逻辑国际化研究

5.1 21世纪国外学者对中国逻辑的研究

5.1.1 美国学者20世纪末的奠基性工作

5.1.2 21世纪的新研究

5.2 国内学者大力推进中国逻辑研究国际化

5.2.1 逻辑学教学和研究实现与国际水平初步接轨

5.2.2 密切中外逻辑学学术交流

第6章 中国逻辑研究国际化前瞻

6.1 中国逻辑研究国际化进程中的问题

6.2 中国逻辑研究国际化前瞻

致 谢

参考文献

附 录

展开▼

摘要

中国逻辑作为逻辑学三大传统之一,于先秦诞生并迅速发展、战国至汉唐有部分学者阐述、唐以降日渐式微,直到20世纪初逐渐复苏,近一百年来研究成就空前。经对国内外学者研究中国逻辑的文献进行收集整理,可见国外学者对中国逻辑的研究历史长但未成体系,且21世纪前中外学者对中国逻辑的研究各自为政。但笔者发现中外学者在不同时期对中国逻辑的论述从本质上讲是相似的,即主要讨论中国逻辑是否存在和中国逻辑的内容、特点等问题。因此笔者将中外学界的中国逻辑研究大致分为三个阶段:一是16世纪至二战前,二是二战时期至20世纪末,三是21世纪。为了探析这三个阶段的研究成就、特点,笔者采用文献分析、归纳等方法收集国内外研究中国思想、语言、逻辑的大量素材,通过分类整合形成本文。研究内容主要有: 第一,将本文所论“中国逻辑”的论域界定为先秦时期的逻辑思想,对20世纪以来国内“中国有无逻辑”之辩作系统阐述和总结,将认知科学对经验、心理、情境等的重视作为21世纪推进中国逻辑研究国际化的契机。 第二,将国内外学界对中国逻辑的研究分为三个阶段,并具体分析欧美等国、日本及国内在不同阶段取得的成果、特点。 第三,总结出目前中国逻辑研究的国际化总体特点与大致趋势,并分析当前中国逻辑研究存在的一些问题,做出前瞻,为进一步推进中国逻辑研究的国际化作准备。

著录项

  • 作者

    沈琴;

  • 作者单位

    贵州大学;

  • 授予单位 贵州大学;
  • 学科 哲学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张学立;
  • 年度 2018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哲学流派及其研究;
  • 关键词

    中国; 逻辑研究;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