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精准扶贫思想在贵州的实践研究
【6h】

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精准扶贫思想在贵州的实践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导论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

1.研究背景

2.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1.国外研究现状

2.国内研究现状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1.研究思路

2.研究方法

一、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精准扶贫思想概述

(一)中国共产党精准扶贫思想形成的依据

1.中国共产党精准扶贫思想形成的理论渊源

2.中国共产党精准扶贫思想形成的现实依据

(二)中国共产党精准扶贫思想的主要内容

1.精准识别

2.精准帮扶

3.精准管理

4.扶贫先扶志

(三)中国共产党精准扶贫思想的意义

1.有利于促进实现农村脱贫目标

2.有利于促进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3.丰富了中国共产党人的扶贫思想

4.拓展了对社会主义的本质认识

二、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精准扶贫思想在贵州的实践

(一)贵州省贫困状况

1.贫困现状

2.致贫原因

3.扶贫途径和方式

(二)贵州实践精准扶贫的成就

1.形成了灵活的精准识别贫困户经验

2.创建了丹寨扶贫模式

3.建立了统一的扶贫攻坚政策体系

4.改革了扶贫开发考核方式

5.强化了扶贫项目资金的专项管理

(三)贵州在精准扶贫中所面临的一些问题

1.识别贫困户的精准度有待进一步提高

2.动态跟踪管理难度增大

3.监督和考核制度仍需进一步健全

4.贫困户的内生发展动力不足

三、推进贵州践行精准扶贫思想的对策探讨

(一)建立健全多元化的扶贫机制

1.夯实政府参与扶贫主导基础

2.提升贫困户的扶贫参与度

3.鼓励支持企业和民间力量参与扶贫

(二)完善贫困户的精准识别体系

1.不断完善识别标准和程序

2.加强精准识别监督,提高精准度

(三)完善精准扶贫动态管理机制

1.健全贫困户信息管理

2.强化扶贫资金、项目动态管理

3.加强帮扶干部具体管理

(四)激发贫困户内生发展动力

1.提升贫困户的劳动力文化素质

2.大力发展农村教育事业

3.优化贫困乡村文化环境

结束语

致谢

参考文献

声明

展开▼

摘要

十八大以来的中国共产党精准扶贫思想是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集体最新的扶贫思想,是在伟大革命导师马克思、恩格斯反贫困理论和历代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扶贫思想基础上的继承发展和创新。 习近平在《摆脱贫困》一书中,阐明了扶贫的一个重要观点,首先要消除贫穷这种意识,要做到扶贫首先要扶志,从思想上帮扶,解放思想观念,转变扶贫工作作风,增强机遇意识,突出特色意识。书中29篇文章或讲话从不同视角围绕闽东地区如何早日摆脱贫困走上小康,书中的治贫观点极具有新颖性、科学性和前瞻性。习近平在《摆脱贫困》一书中的扶贫观点充分反映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的精准扶贫思想。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到2020年,在我国现在实行的贫困线标准下要解决农村贫困人口的贫困问题,实现全部脱贫目标,全国贫困县要做到全部脱贫,并且要解决区域性的整体贫困,真正做到有质量的脱贫。而贵州有滇黔桂石漠化区、乌蒙山区和武陵山区等三个连片特困区,是整个扶贫攻坚战场的主要战场之一,解决好贵州的扶贫问题对促进全国扶贫工作具有重要作用。因此,本文从中国共产党精准扶贫思想在贵州的实践现状着手,分析贵州精准扶贫所取得的成就和面临的一些问题,探讨解决问题的措施。 本文总体是由五个部分构成:第一部分是导言。主要是对本文研究的背景、意义进行论述,还包括国内外就相关问题的研究现状,以及本文的研究思路和方法;第二部分是对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精准扶贫思想进行梳理。包括扶贫先扶志的脱贫观念,强调立足自身脱贫致富,同时还把脱贫与农村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结合起来。除此之外,对其思想产生的理论依据、现实依据和意义也进行了分析;第三部分是对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精准扶贫思想在贵州的实践现状、问题分析研究。对贵州的贫困现状和扶贫方式进行梳理分析,并通过实践研究发现目前贵州的精准扶贫工作已经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同时也发现还有一些急需解决的问题。第四部分是立足于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精准扶贫思想,对贵州更好践行精准扶贫思想的对策探讨分析研究。分别从健全多方扶贫主体参与机制、健全贫困户的精确识别体系、不断完善精准扶贫的动态管理机制、激发贫困户内生发展动力等方面去解决问题。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