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广州开思数据成果检测与规整软件设计
【6h】

广州开思数据成果检测与规整软件设计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第1章概述

1.1研究的目的

1.2研究的意义

1.3测绘数据成果检测规整发展现状

第2章ARCGIS、AutoCAD数据差异

2.1 AutoCAD与ARCGIS概述

2.2 ARCGIS与CAD数据组织原理

2.2.1数据模型

2.2.2数据结构

2.2.3拓扑关系

2.2.4图形元素、符号和属性

2.2.5坐标系统

第3章 数据转换的迫切性、益处、内容、方法

3.1数据转换的迫切性与益处

3.2数据转换的内容与方法

第4章广州开思数据成果检测与规整工具设计

4.1建立面向GIS平台的CAD数据分层与数据标准

4.1.1地籍符号编码

4.1.2点类编码(部分)

4.1.3块类编码(部分)

4.1.4文字的编码(部分)

4.1.5线类编码(部分)

4.1.6面类编码(部分)

4.2检测与规整工具数据库设计

4.2.1编写说明

4.2.2结构设计

4.2.3安全保密设计

4.3入库前数据检测工具系统设计

4.3.1术语定义

4.3.2系统开发背景

4.3.3系统详细功能说明

4.3.4非功能性需求的实现

4.4入库前数据规整工具系统设计

4.4.1界面设计

4.4.2图形错误规整功能

4.4.3图形属性规整功能

4.4.4空间拓扑关系规整功能

4.4.5入库前数据规整工具接口设计

第5章乌鲁木齐土地调查数据检测规整应用

5.1检测规整工具启动及用户管理

5.2检测规整工具使用流程

5.3乌鲁木齐市土地调查数据成果检查实施

5.3.1参数设置

5.3.2其它管理工具的使用

5.4乌鲁木齐市土地调查数据成果检测规整

5.4.1图幅基点检测

5.4.2删除图幅外实体、删除碎线和空注记

5.4.3图层属性检测

5.4.4单要素检测规整

5.4.5扩展数据检测

5.4.6要素间检测规整

5.4.7自动质量检测

5.4.8乌鲁木齐市开思数据成果检测规整小结

第6章结论与展望

6.1本文研究工作的总结

6.2进一步研究的设想

致谢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展开▼

摘要

近年来,新技术广泛应用在测绘中,由平板测图到数字测图,由常规控制测量到GPS测量,引发了整个测绘生产模式与手段的根本变革。在此基础上,伴随着建设“数字地球”与“数字城市”的呼声,城市基础地理信息系统的发展也如火如荼,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同时,基础地理信息系统建设过程中也或多或少存在一些问题。其中,因数据是GIS系统的“血液”,数据质量尤其令人关注。由于前几年特别是90年代中期,国内在数字制图与GIS衔接方面缺乏完整的技术标准,一直处于发展、探索与初级应用阶段。城市测绘单位作为城市基础空间数据的生产者,在意识到建立GIS重要性与必要性的同时,必须首先遵循测绘制图规范,更加关注其赖以生存与发展的常规测绘制图业务。因而,容易导致早期地形图数据仅是制图数据或者是不完整GIS数据。 测绘行业大都使用CAD类软件,绝大部分平台没有考虑到数字地图的进一步利用和向GIS的转换。随着GIS应用逐步深入到各行各业,数字化地图又是GIS的基础框架的重要数据源,这就出现了从CAD到GIS的数据格式转换问题。尽管大部分GIS软件都提供了数据格式转换功能,但是由于CAD软件在数据存储、图元定义、管理风格等方面同GIS软件的差别,格式转换的效果不尽如人意, 本文主要针对CAD与GIS数据转换,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进行了研究,深入研究CAD数据结构,图形表示与GIS在数据结构、数据组织、拓扑关系、图形元素、符号表达、坐标系统等方面存在的差异;在广州开思,南方CASS编码与成图基础上提出了转换前的数据处理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以AutoCAD和ARC/INFO的数据共享为例进行了实践研究,开发设计了CAD数据检测、规整程序。通过程序,将AutoCAD图形数据信息中不符合GIS入库标准的图元信息进行自动检测并规整,使之符合入库标准并不改变其原有使用信息,实现了AutoCAD环境下的广州开思数据成果与ARC/INFO的无损数据转换,降低了地理信息系统开发过程中数据采集的费用,并减少了原数字地图中的数据冗余,提高了数据共享。 本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是: 1.数据共享的方法。 2.CAD和GIS的数据结构、组织原理。 3.数据转换模型的建立。 4.转换前的数据检测、规整。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