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理论形成与发展研究
【6h】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理论形成与发展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第1章 绪 论

1.1 选题来源及研究意义

1.1.1 选题来源

1.1.2 选题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1.2.1 国内研究综述

1.2.2 国外研究综述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第2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来源

2.1中国传统的生态思想

2.1.1 儒家生态思想

2.1.2 道家生态思想

2.1.3 佛家生态思想

2.2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生态思想

2.2.1 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

2.2.2列宁的生态思想

2.3 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中国化

2.3.1 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与中国传统生态思想的融合发展

2.3.2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与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实践的结合

第3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理论的探索历程

3.1社会主义建设初期:以毛泽东为首的领导集体探索

3.1.1以水利建设为代表的环境整治

3.1.2以植树造林为代表的生态环境改造

3.1.3以人民卫生改善为代表的市容整顿

3.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理论的初步形成

3.2.1改革开放初期:以邓小平为核心的中央领导集体探索

3.2.2 十六大之后: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中央领导集体的探索

3.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理论的新发展

3.3.1科学发展观: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理论的新突破

3.3.2“五位一体”: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理论逐渐成熟

第4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理论的主要内容和特征

4.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理论的内涵

4.1.1价值取向:树立先进的生态伦理观念

4.1.2建设目的:改善生态环境质量

4.1.3物质基础:发展生态经济

4.1.4制度创新:促进生态正义

4.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理论的特征

4.2.1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保护相协调

4.2.2绿色增长与绿色消费相结合

4.2.3增进经济福利和保障环境权益相统一

第5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理论的发展

5.1 理论升华

5.1.1 “美丽中国”的提出

5.1.2 “美丽中国”的生态文明内涵

5.2制度强化

5.2.1 转变政府职能和完善生态制度

5.2.2 建立环境评价体系和完善奖惩机制

5.2.3 加强环境立法和完善法制体系

5.3 战略实施

5.3.1 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5.3.2 构建“美丽中国”

结语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申请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展开▼

摘要

生态文明是建设美丽中国的重要任务,也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人类进步和发展的阶段性成果。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引发了一系列的环境问题,要想改变这种不协调发展的现状,就必须及时构建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体系,以此指导我国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并根据实际情况不断变化调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理论的形成就是基于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思想、中国传统生态伦理思想和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实践的结合。本文结合中国传统的生态思想和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理论的主要内容及其特征,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进行了理论探索,再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理论的发展进行研究,从而为构建美丽中国提供了制度支持和战略举措。全文包括绪论和正文五章。第一章主要阐述论文的选题来源和研究意义,对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介绍了论文的研究思路和方法。第二章主要论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理论的来源。本章首先论述了中国传统生态文明思想中比较具有代表性的儒家、道家和佛家思想,其次又对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文明思想、列宁的生态思想进行了论述。第三章主要论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理论的探索。分别对“十七大”前后的生态文明建设理论进行了梳理。第四章主要分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理论的主要内容和特征。首先从价值取向、建设目的、物质基础和制度创新这几个方面阐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理论的主要内容,之后又对其特征进行了分析,主要包括三点: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保护相协调、绿色增长与绿色消费相结合和增进经济福利和保障环境权益相统一。第五章主要论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理论的发展。分别从理论升华、制度强化和战略实施这三个方面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理论的发展进行了研究。随着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逐步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备受关注。因此,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理论的分析和研究,对于指导我国今后的发展,构建美丽中国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