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漓江流域农业面源污染特征及其控制技术的示范研究
【6h】

漓江流域农业面源污染特征及其控制技术的示范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第1章 引言

1.1研究背景

1.2国内外农业面源污染研究进展

1.3研究目的、意义、内容和技术路线

第2章 漓江流域概况

2.1流域地理位置

2.2地形地貌

2.3气象水文

2.4地质构造

2.5土地利用类型

2.6经济概况

第3章 漓江流域农业面源污染特征

3.1水质监测

3.2水质评价

3.3面源污染特征分析

3.4漓江流域主要面源污染控制措施及其效能

第4章 潭下示范区小流域农业面源污染特征

4.1示范区概况

4.2示范区的代表性

4.3示范区农业面源污染特征

4.4 示范区农业面源污染控制措施建设

第5章 总结

5.1结论

5.2建议

5.3主要创新点

5.4不足之处及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

致谢

申请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展开▼

摘要

随着社会经济快速发展,我国水资源和水环境严重透支,面源污染已成为水环境质量恶化和湖泊富营养化的重要原因。漓江是桂林市的重要集中供水水源,是桂林旅游业的根基,其水环境功能对桂林市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支撑和保障作用。为此,控制漓江流域农业面源污染对桂林市保障饮水安全、保护水资源和水环境、建设国际旅游城市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本文在了解国内外农业面源污染研究进展基础上,以漓江流域为研究对象,在其干流和11条支流设置18个监测断面,进行1个水文年的取样监测。用综合水质标识指数法进行水质评价,对比分析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河流污染类型与成因,研究漓江流域的农业面源污染特征。同时建立灵川县潭下镇示范区,在了解示范区农业面源污染特征基础上,开展农业面源污染控制体系示范试验,研究漓江流域农业面源污染控制技术。
  通过研究分析,得出漓江流域农业面源污染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土地利用类型影响河流的污染类型:上游河流林地面积广,拦截了部分营养物,使得污染物入河量降低,水质较好;中游住宅用地和耕地面积广,受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以及农业和养殖业影响,枯水期污染较丰水期严重,以桃花江最为显著,其污染类型以点源污染为主;下游河流园地面积占有率大,在丰水期水土流失加重,从而使丰水期污染大于枯水期,以农业面源污染为主。
  (2)漓江流域地表水的主要污染物质是 TN,其次依次是 TP、NH3-N、CODMn。除六洞河和小溶江外,其余断面的TN标识指数均未达到水功能区要求。
  (3)漓江干流污染最严重的是中游的,上游水质总体情况比中下游好。其中,上游六垌河为Ⅰ类水质,大溶江、渡头村断面和下游的阳朔大桥断面为Ⅱ类水质,桂林水文站、磨盘山大桥和兴平码头断面为Ⅲ类水质,这主要是漓江中游接纳了桂林市的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所致。
  (4)漓江流域支流污染最严重的是桃花江,为Ⅳ类水质,其次是良丰河和川江,为Ⅲ类水质。水质最好的是六洞河和小溶江,达到Ⅰ类水质。
  (5)住宅用地面积与河流水质呈显著负相关性,而水域和林地面积与河流水质呈正相关性。
  通过调查和水质分析评价,发现示范区的农业面源污染具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示范区主要污染物是TN和NO3--N,其次是COD;二是小流域由上至下污染逐渐加重,综合质标识指数由1.900增加到3.930,污染最严重的断面是G08(黄柏村出口),为Ⅴ类水质,水质最好的是G07,为Ⅰ类水质;三是示范区所有监测断面均为枯水期污染大于丰水期。四是示范区内的主要污染源是居民生活污水和柑橘园的化肥、农药。
  在示范区建立的农业面源污染控制技术体系,包括固体垃圾和生活污水集中处理、受污染河道和池塘清淤、水肥一体化技术及水土保持水利工程等措施。该体系运行后使示范区总出口水体总氮和总磷分别降低49%和20%,可以推广到其他小流域。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