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厌氧处理荧光增白剂生产废水
【6h】

厌氧处理荧光增白剂生产废水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第1章 绪论

1.1 荧光增白剂

1.2 荧光增白剂生产废水的处理方法

1.3 高浓度Cl﹣

1.4 微生物分析

1.5 研究意义及内容

第2章 实验方法

2.1 废水水质

2.2 实验工艺

2.3 实验过程

第3章 微生物驯化

3.1 实验过程

3.2分析与小结

第4章 厌氧处理荧光增白剂生产废水

4.1 实验过程

4.2 分析与小结

第5章 微生物分析

5.1 DNA提取

5.2 PCR扩增

5.3 DGGE分离

5.4 微生物多样性分析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结论

6.2展望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申请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展开▼

摘要

荧光增白剂生产废水属于染料废水的一种,是一种具有一定生物毒性的难降解有机工业废水。荧光增白剂生产废水中含有未完全反应的生产原料及化学反应副产物,如苯胺、苯磺酸、氯苯、三聚氯氰、DSD酸、二乙醇胺等,直接排放进入环境中不仅会对排入的水体造成严重污染,还可能对局部生态环境造成破坏。目前,国内对荧光增白剂生产废水的处理多数通过物理、化学等高级氧化法+生物法进行处理,不仅处理流程长、占地面积广,而且工艺复杂、初期成本和后期运行费用高昂。 本论文以某化工厂提供的荧光增白剂生产废水为研究对象,采用升流式厌氧污泥床反应器研究厌氧生物法对废水中污染物的去除效率,在以上实验基础上,运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对反应器运行过程中细菌种群结构特征变化进行解析,构建系统发育树,确认关键微生物,并与该化工公司现有处理工艺中细菌种群进行对照,从而为处理荧光增白剂生产废水提供有效地解决方案。得到的主要结论如下: (1)厌氧处理的最佳容积负荷为2.8-3.3 kg-CODCr/(m3*d);最佳的进水比例为废水占总进水CODCr的55-65%。在此最佳条件下,当HRT为24 h,温度为33℃,pH在7.0左右时,废水CODCr平均去除率约58.1%。 (2)总氮、氨氮的去除主要依靠微生物的同化作用,总氮去除率约15.0-22.7%,氨氮去除率约15.0-26.3%。 (3)驯化前,UASB污泥中主要的优势细菌为脱硫微杆菌属细菌(Desulfomicrobium sp.)占21.8%;硫杆菌属细菌(Thiobacillus sp.)占27.7%;驯化后,UASB污泥中主要的优势细菌为绿菌属细菌(Chlorobium sp.)占21.8%;脱硫微杆菌属细菌(Desulfomicrobium sp.)占40.4%;盐硫杆状菌科细菌(Halothiobacillaceae bacterium)占26.6%。 (4)厂区接触氧化池内主要的优势细菌为酸杆菌门细菌(Acidobacteria bacterium)占25.8%,变形菌门细菌(Proteobacteria bacterium)占31.7%。

著录项

  • 作者

    吴卢汉;

  • 作者单位

    桂林理工大学;

  • 授予单位 桂林理工大学;
  • 学科 环境科学与工程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张文杰;
  • 年度 2016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 关键词

    厌氧处理; 荧光增白剂;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