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二氧化硅质玉石的显微组构特征及分类初探
【6h】

二氧化硅质玉石的显微组构特征及分类初探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第1章 引言

1.1 选题来源及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1.4 论文工作量

第2章 二氧化硅质玉石的分类及特征

2.1 二氧化硅质玉石的分类

2.2 不同类型二氧化硅质玉石的成因类型及产状

2.3 不同种类二氧化硅质玉石的基本特征

2.4 不同种类二氧化硅质玉石的市场价值

第3章 二氧化硅质玉石的显微组构特征及分类

3.1 显晶质二氧化硅质玉石的显微组构特征

3.2 微晶质-隐晶质二氧化硅质玉石的显微组构特征

3.3 隐晶质-胶质二氧化硅质玉石的显微组构特征

3.4 胶质二氧化硅质玉石的显微组构特征

3.5 二氧化硅质玉石的显微组构特征

第4章 二氧化硅质玉石显微组构特征的运用

4.1 黄龙玉的显微组构特征及归属

4.2 “缅甸黄龙玉”的显微组构特征及归属

4.3 二氧化硅质玉石(水沫子)的显微组构特征及归属

第5章 结论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申请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展开▼

摘要

二氧化硅质玉石分布广泛,种类繁多,商业名称更是多达三十余种,令人眼花缭乱。为了对常见的二氧化硅质玉石进行合理归类,给消费者明确的价值定位,规范市场秩序,本文通过对不同种类二氧化硅质玉石薄片的观察,总结出二氧化硅质玉石的显微组构的表现特征并以此对其进行分类,力图确定一个系统科学的二氧化硅质玉石类型划分方案。
  论文根据二氧化硅结晶程度以及结晶颗粒大小,将二氧化硅质玉石分为四类:1)显晶质;2)微晶质-隐晶质;3)隐晶质-胶质;4)胶质。并对各类的组构特征进行了显微镜观察分析。显晶质二氧化硅质玉石一般呈自形-半自形粒状结构,平均直径为0.10-0.60mm,最大可达2mm;石英晶体呈轻微定向分布,晶粒边界界限分明,晶体颗粒间隙较大,正交偏光下多呈正常四明四暗消光,典型玉石以石英岩为代表。微晶质-隐晶质二氧化硅质玉石以极细小的他形粒状石英为主,颗粒结合紧密,难以分辨晶体颗粒,直径一般为0.01-0.03mm,或小于0.01mm显微镜下不可分辨;可见“水立方”结构,典型玉石以玉髓为代表。隐晶质-胶质二氧化硅质玉石主要以放射状-纤维状为主,部分细小的他形粒状结构,内部可有晶洞。细粒部分颗粒直径约为0.01-0.05mm,颗粒间紧密结合,晶粒边界模糊不易分辨;放射状-纤维状部分为定向排列的晶粒更小的石英,直径均小于0.01mm,显微镜下不能分辨其晶体颗粒;放射状-纤维状-细粒状结构可互层生长形成特征的条带状结构或同心圆状结构,也可出现呈“黑十字”消光以及“水立方”结构,典型玉石以玛瑙为代表。胶质(非晶质)二氧化硅质玉石呈现极其细微的胶体结构,正交偏光下全消光,与单偏光下现象几乎一致;局部可见细小结晶颗粒或变彩效应;薄片周围可见大量典型胶体的球形十字消光,十字形消光可随薄片转动而转动,典型玉石以蛋白石为代表。
  论文将二氧化硅质玉石显微组构特征及分类运用到玉石归属划分中。黄龙玉晶粒较大,约为0.05-0.10mm,呈自形至半自形粒状镶嵌结构,与石英岩特征相似,属于石英岩区间,即黄龙玉应属于结晶较细的显晶质二氧化硅质玉石一类;“缅甸黄龙玉”则呈他形粒状结构,晶粒分布均匀且结合紧密,晶粒为0.02-0.05mm,在产出状态和颗粒大小及颗粒间的结合方式上与玉髓相似,应属于微晶质-隐晶质二氧化硅的玉石一类,即可确定为黄色玉髓。市场上常见的一类也称为“水沫子”的样品其主要成分为石英,比重为2.64,折射率为1.54(点测),颜色分布均匀;晶体颗粒呈半自形至自形粒状镶嵌结构,直径约为0.03-0.15mm,显示为石英岩的特征,因此此类“水沫子”样品应属于显晶质二氧化硅质玉石,即石英岩玉。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