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漓江上游水质分析和灌区小流域氮磷排放试验研究
【6h】

漓江上游水质分析和灌区小流域氮磷排放试验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第1章 绪 论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目标、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第2章 研究区概况

2.1 漓江上游概况

2.2 青狮潭灌区金龟河试区概况

第3章 漓江上游水质分析

3.1不同时间尺度水质变化分析

3.2水质指标的相关性分析

3.3 丰枯水期对漓江水质的影响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金龟河试区水质监测原位试验分析

4.1采样点布设

4.2 水质指标现场监测

4.3 氮磷污染物实验室分析

4.4金龟河试区氮磷浓度时间变化特征

4.5金龟河试区流氮磷浓度空间变化特征

4.6本章小结

第5章 金龟河试区氮磷排放负荷

5.1各监测点数据确定与计算方法

5.2氮磷排放量与排放负荷结果分析

5.3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展开▼

摘要

本文在对漓江上游水文气象、河流生态、水文地质条件、土地利用等要素分析的基础上,结合漓江上游水质监测断面监测数据,对漓江上游污染物排放进行了初步分析。
  在漓江上游选取一个具有代表性的农业灌溉区域——青狮潭西干渠金龟河试区,进行连续监测试验,通过对金龟河试区的野外原位连续监测,采集监测点水样进行实验分析,获得相关水质指标数据,进而分析金龟河试区氮磷污染的时空变化特征。主要研究内容及成果如下:
  (1)2006~2015年青狮潭水库坝首的CODMn平均浓度为Ⅱ类,年内、年际波动变化较大,污染物浓度呈现上升的趋势。而大面断面和桂林水文站断面的CODMn为Ⅰ类,年际波动很小。2006~2015年,三个监测断面年内氨氮变化波动都比年际变化剧烈。从2006~2015年,总磷浓度波动变化从大到小依次为:桂林水文站断面>青狮潭坝首断面>大面断面。
  (2)对三个监测断面监测的:NH3-N、TP、CODMn、pH、DO这5个水质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各水质指标相关性系数平均值由大到小依次为:NH3-N—TP>CODMn—TP>CODMn—NH3-N>CODMn—pH>DO与其它水质指标>pH与其它水质指标。2006~2015年,在所有水质指标中,NH3-N与TP始终保持很高的相关性,多年平均值达到0.6。
  (3)通过漓江上游出口水量对水质的影响分析可知:对于漓江上游干流而言,根据综合污染指数得到的一般特征是:枯水期>平水期>丰水期。由于干流的水量相对比较大,因此水量跟水质之间的存在明显的对应关系。
  (4)通过对2016年5~12月金龟河试区内氮磷时空变化特征的研究发现:子流域①在四个子流域中氮磷浓度值最小,水质状况最好;子流域②、子流域⑦、子流域⑧受流域内自身氮磷污染物排放影响,氮磷浓度变化各有不同。金龟河干流各监测点氮磷浓度在时间尺度上没有明显的变化趋势,而沿程总体变化趋势是升高的,在西干渠灌水时段内,氮磷浓度相对较低,但受农业生产活动影响试区内氮磷浓度降低程度不大。
  (5)通过对2016年5~12月金龟河试区内氮磷排放负荷和浓度变化特征的研究发现:子流域①氮磷排放负荷值越大则排放量越多;子流域②氮磷排放负荷受流域出口上游鱼塘影响,各监测时段氮磷排放负荷差异较大;子流域⑦内氮磷排放负荷与降水量多少,以及流域内土地利用方式直接相关;子流域⑧氮磷排放负荷变化特征出现的原因现阶段还无法明确。流域出口监测期间氮磷排放负荷与氮磷浓度波变化趋势基本相同。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